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朝阳

“多元调解+速裁”机制收效明显 民事案件超六成诉前化解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2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为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顺利完成审判任务,朝阳法院法院双桥法庭积极推进多元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上半年,双桥法庭通过“多元调解和速裁”方式解决的案件数,占到了民商事收案量的61%以上。

  三级分流精准调解

  自去年以来,双桥法庭结合辖区民事纠纷的特点,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了“诉前多元调解—速裁—专业化审判”三级分流纠纷解决机制。

  双桥法庭立案后的案件全部导入速裁团队,通过三层分流,对简单案件进行递进式、漏斗型的分层过滤。第一层为调解分流,将适宜调解结案的案件交由编入速裁团队的人民调解员审理;第二层为类案分流,对于适用特别程序、抚养赡养类纠纷、人格权纠纷、部分离婚案件等类型案件,由速裁团队直接审理裁决;第三层为简案分流,对其他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也交由速裁团队办理。

  速裁团队遵循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采取庭审程序和裁判文书“双简化”的方法,达到速裁的“简”。同时,对于速裁团队经审理后发现不适宜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快速审理的案件,会在限定时间内移转给后端的专业化审判团队,达到速裁的“快”。

  “该机制实现了案件从最简到次简到繁的精准分流,让占比较高的简单案件尽可能在诉讼前端得到化解。”双桥法庭副厅长陈洁介绍,通过调审分流、繁简分流、速裁专业三级分离,案件办案周期得以明显缩短,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一半以上,长期未结案数量显著下降,司法效率明显提高,为辖区的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实现双赢。

  今年上半年,速裁审判团队在诉讼前端化解案件共计973件,占到了民商事收案量的61%以上。

  基层站点解决纠纷

  近年来,通过法官不断进行法治宣传,加之指导调解员规范调解,很多当事人主动上门要求调解确认,而不再执着于判决书。

  双桥法庭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员、律师调解员及第三方社会力量化解纠纷的工作方案,在片区法官工作站及人民调解点同时推进诉前调解工作,目前在管庄、常营、八里庄地区均设有常驻片区法官工作站,在高碑店设有巡回法官工作站,在北京像素社区增设人民调解点。

  在双桥法庭聘请的人民调解员中,有街乡、社区推荐的老书记、老党员、老“村长”,利用其在当地名声威望,专门对家事案件进行调解;有社区社工、居委会工作人员,对社区内的相邻关系、侵权案件进行调解;有法律知识丰富的律师调解员,对合同纠纷等法律专业性较强的案件进行调解;还有辖区教师,对教育培训、服务类合同进行调解,将司法的触角延伸到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人们产生矛盾到了法院也不愿接受调解,就怕费半天工夫还得不到法律上的认可。”双桥法院法官助理尹航说,“有时候调解不成的案件,法官巡回时就地就可以开庭审理。”

  辛勤付出的背后是满载的荣誉。截至今年5月,法庭共获当事人赠送锦旗22面,感谢信3封,工作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片区法官工作站”结案占到全部结案数的32%,有效推进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共同打造维护着辖区的和谐稳定。


[供稿单位:朝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