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朝阳法院立足服务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充分运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开展“云审判”,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与此同时,朝阳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矛盾纠纷的司法研判及决策参考》白皮书,助力提升全区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朝阳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云办公”依法办案“不打烊”
疫情当前,朝阳法院诉讼服务“不打烊”,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审判执行两不误,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日,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利用“云法庭”系统在线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告程先生以民间借贷为由将高先生诉至法院,要求高先生偿还其借款本金5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云法庭”上,高先生表示愿意归还部分欠款,但是对于原告提出的金额不予认可。经承办法官耐心释法后,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随后原、被告在线签署调解协议。
该案的成功调解只是疫情期间朝阳法院线上办公的一个缩影。戴着口罩开庭、对着大屏敲法槌、隔着视频问话……疫情防控时期,这种特殊庭审已成为法官们的日常。
抗击疫情期间,朝阳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通“云审判”模式,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全部庭审程序。截至目前,已有1400多起案件通过“不接触”的远程庭审得到有效办结,真正让当事人实现足不出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院“云办公”,远程庭审“不打烊”,线上执行案件也一刻没耽搁。
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防疫期间执行案件移动工作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有1203名当事人进行注册登录,提交执行线索78条,通过平台主动履行案件40余件次,在线办理执行业务832件次,发还执行案款3902万元。除此之外,全市首个“京牌机动车专线查封系统”在法院执行局也正式上线运行,承担全市法院京牌机动车查、续、解封车辆的委托办理工作。
朝阳法院还开通覆盖立、审、执、信访、档案查询等全部工作领域、全部业务庭室的咨询热线电话共计26条,指派业务骨干轮班值守热线,为当事人提供“直通法官”的精准咨询服务。
“云办公”推动了防疫期间审判工作从“面对面”到“网对网”的转变,在有效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的同时,强化了案件审理的即时性和便捷性。
“绿色通道”暖心举措保生产
洛娃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因资金流动困难,导致部分债务到期无法清偿,2019年向法院申请重整。朝阳法院经综合评估其生产能力和经营前景,准予其重整。
“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角度出发,朝阳法院决定采取破产重整方式维护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该案合议庭审判长刘燕介绍,受疫情影响,许多重整重要基础性事项无法开展,导致本应早早提交的重整协议草案无法提交。
2月7日,企业重整管理人向朝阳法院递交了延期申请。朝阳法院审理该重整案件的合议庭收到申请后,法官第一时间去厂房实地考察后,最终一致同意批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延长至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止。刘燕表示,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消毒产品等防疫物资,批准延期让企业轻装上阵复工复产。
如今在洛娃日化公司的厂房内,3条生产线24小时运转,生产的消毒液源源不断地发往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防疫一线。
疫情期间,这样的暖心故事一直在上演。
2月21日上午10时,朝阳法院民三庭法官李林强,在线合并审理了哈艺影院公司等电影院线企业与北京某传媒有限公司合同纠纷10起案件。为助力企业缓解困境,李林强在充分了解双方需求后组织和解,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作为受疫情影响较重的电影院线企业,案件的顺利解决有效缓解了原告公司的燃眉之急。
用行动访企问需,用关爱助力生产。朝阳法院帮助辖区企业战疫情、稳经营,与区金融办、工商联、文创管委会紧密协同,为企业开通“云咨询”服务,通过“专门邮箱、专线答复、专人负责”的工作模式,及时对企业因疫情影响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应对疫情。
朝阳法院针对有需要的企业开辟了风险评估和释法答疑的“绿色通道”,对于疫情影响直接相关的案件,予以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依法保障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诉讼权利,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及时指导企业解决抗疫期间重整程序、合同履行等相关法律问题,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白皮书》科学研判依法防控
疫情防控越到吃劲的时候,越要依法防控。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深入,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相关案件将进入司法程序。朝阳法院紧紧围绕防范社会矛盾积聚传导风险,建立涉疫情案件的动态监管和专项调研机制,积极研判疫情发生后审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可能导致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了深入调研,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案趋势作出前瞻性预判,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矛盾纠纷的司法研判及决策参考》白皮书。
“白皮书对涉疫情矛盾纠纷进行全领域研判,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纠纷源头化解、助力党委政府决策三方面提出司法建议。”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哄抬物价、造谣传谣、制假售假、失职渎职等妨害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行为,朝阳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强化疫情期间社会治安管理和市场监管、严格依法依规打击破坏疫情防控行为,以法治方式确保市场运行顺畅、社会安定有序。
朝阳法院组织各领域资深法官、业务专家、调研骨干深入分析疫情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影响,紧密对接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中的司法需求,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行政纠纷、营商环境及经济发展相关民商事纠纷等六大领域16类社会矛盾进行调研,逐一研判发案趋势、分析纠纷成因、提出司法对策建议。
此外,白皮书还特别针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融资、用工、经营等困难,结合审判实践经验总结出近30项司法裁判观点,为相关部门和调解组织从源头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或预防行业风险提供法律指引,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
在此基础上,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作用,紧密结合朝阳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对疫情防控期间及疫情结束后金融产业、文创产业等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重点研判,科学评估疫情可能对区域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深化对疫情所涉各类案件司法应对措施和政策适用问题的研究,促进行政机关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