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借款型”合同诈骗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为依法严厉打击“借款型”合同诈骗犯罪,破解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罪名认定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近日,朝阳区检察院联合北京大学法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举办“北大·朝检”法治工作坊第九期——“借款型”合同诈骗案件疑难问题研讨会。同时,作为同堂联合培训活动,市检三分院及朝阳、通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等市检三分院所辖基层检察院参加本次研讨会。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明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阮齐林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建平
▲朝阳院挂职副检察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车浩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齐林,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建平受邀参加本期研讨会。朝阳院挂职副检察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车浩主持会议。朝阳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天博,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静出席会议,市检三分院及六家基层检察院的干警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期研讨会事先面向各院征集“借款型”合同诈骗疑难复杂问题,经筛选形成研讨案例集和重点研讨问题。会议围绕“借旧还新可否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使用虚假抵押担保能否认定合同诈骗罪”以及“谎称存在高额罚息、使用威胁手段连续催债构成合同诈骗罪还是敲诈勒索罪”等三个主题展开,朝阳院检察官李阳、检察官助理孟艳芹和密云院检察官李梅分别在会上汇报了5个典型案例,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公司股权结构、公司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区分、借款实际用途、“虚假”的实质认定等方面对案例进行透彻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探索方向。
“北大·朝检”法治工作坊历经五载、至今九期,作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朝阳院的特色检察文化品牌。朝阳院以法治工作坊为平台,不间断以学术探讨、实务交流、经验分享等形式,保持对检察事业的不懈追求、对法学理论的常态化学习。未来,朝阳院将持续擦亮“北大·朝检”法治工作坊品牌,通过学术理论研讨和司法实务的深度碰撞,不断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能力,精心打造精品案件和典型案例,用心用情用力依法办好每一个案件,切实保障人权,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