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法院队伍长远发展动力和后劲,东城法院依据青年干部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要求,分类分阶打造青年干警“琢玉”工程、“炼金”工程、“拔萃”工程,构建青年人才“善养”格局,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助力青年干警快速成长。
东城法院“水滴学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在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朗诵原创诗歌
“琢玉”工程:理论学习取得新成效
“从保家卫国,到司法为民,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英模前辈为榜样,让英模精神在司法战线传承下去!”
“山河无恙,离不开英烈的鲜血浸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从不缺少英雄,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
“你隐入黑暗,以信仰之光,照亮民族希望;你伫立孤岛,以勇毅之魂,守望众心成城;你游走刀尖,以矜慎之行,挽救家国危难!”
清明节到来之际,东城法院“水滴学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前往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主题活动。青年干警代表在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深情朗诵了《忠魂咏怀》《传承》《致先烈》《追光者》等13首原创诗歌,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今天的活动对我很有教育意义,此情此景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更深深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所感染。”在为烈士献上花篮和花束后,司法警察大队党支部的青年干警郭欣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准备这次发言,她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作了精心细致的功课。“‘水滴学堂’为青年干警搭建起了分享交流的平台,准备发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学习了四座英雄雕像背后的感人故事,内心非常受触动。”郭欣说。
东城法院现有40岁以下青年干警351人,占全院干警70%。为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东城法院创新打造“水滴学堂”特色学习品牌,为法院干警打造专属学习家园。“水滴学堂”取自成语“水滴石穿”,“水滴”寓意滴水穿石、以小见大、久久为功,通过专题学习交流会、外出参观、“专家面对面”、红色故事会等形式,激励青年干警注重平时学习的点滴“微量”积累,最终在理论水平和个人能力方面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
“我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干警理论学习,把青年干警理论提升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东城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王永欣说道:“培养青年人才首先要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教育引导青年干警自觉接受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和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珍惜每次学习交流机会,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东城法院组织法官助理模拟专业法官会议面试
“炼金”工程:在练兵比武中增长才干
“在此买卖房屋纠纷案中,你认为A公司存在哪些违约行为?为什么?”
“工会召开全体职工会撤销曹某股东资格,是否会产生曹某董事和股东权益丧失的效力?”
在法官助理模拟专业法官会议面试现场,参与面试的法官助理们正在认真思考作答,不同风格、同样精彩。资深法官助理沉稳淡定,展现出较为深厚的实践经验;年轻法官助理神采奕奕,展现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面试方式要求短时间内,快速有效阅读梳理材料,并进行简明扼要的表述,很考验人,也很锻炼人。”走出面试考场的立案庭(诉服中心)法官助理王欣欣说道。她的额头微微出汗:“有些题目还是有难度的,也暴露了自己业务知识上的短板,这些都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按照“练内功、展精品、亮风采”练兵比武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检验考核法官助理队伍专业素质能力,东城法院区分专业领域组织开展民事、商事专业法官会议模拟面试,此轮面试共有39名法官助理参加。
担任面试考官的是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资深法官,包括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法院法官兼职教师、北京法院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标兵等。面试结束后,天坛人民法庭庭长、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冯宁的笔记本上已经做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大家都准备得非常充分,我详细记录了每位参赛人员的特色亮点及存在的问题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他说道,“通过面试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对青年人才素质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进一步发现考验人才。”
为持续激发成长动能,培养更多优秀中坚型骨干人才,东城法院在常态化练兵比武的基础上创新升级,通过展评成果,积分排名,帮促明晰定位、瞄准目标、强优补劣,持续强化比学赶帮氛围。
“按照党组的要求部署,我们要为青年干警锤炼能力、展现风采,持续成长进步搭好梯子、做好指引。”这是政治部教培组组长叶衍瑛组织开展练兵比武工作的初心和目标。作为青年干警培养工作的牵头部门,她多次强调在青年人才培养中要做好队伍成长态势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要适时开展思想摸排,动态跟踪评价,及时发现骨干人才的问题困难和成长瓶颈,给予引导帮扶。可以通过成长清单指引、交流轮岗等途径,不断激发活力、深挖潜力。”叶衍瑛组长说道。
东城法院举办司法文化论坛
“拔萃”工程:精心培育专家型法官
“做好群众工作,深入调查、循循善诱才能‘以理服人’,心系百姓、感同身受才能‘以情感人’,坚守初心、义正言辞才能‘以法为据’。”
“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要求我们从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境界、更深的层次去推进实践,厚植为民情怀,恪守司法良知,能动回应社会关切。”
在东城法院第四期司法文化论坛——司法能力提升方法分享会上,北京法院速裁业务标兵、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冯晓光以《讲求方法、报以热心、确保公道》为题,通过具体案例与青年干警们一起分享自己10年来做群众工作的心得体会,北京法院商事审判业务标兵、天坛法庭法官郝笛从案件审理、普法宣传、职能延伸三个方面就如何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分享了具体的经验做法。
“和当事人沟通有哪些技巧呢?”“创新开展普法宣传有哪些形式和内容?”……这是和专家型法官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参会的青年干警纷纷提问,就司法裁判能力、实务研究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等方面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对审判队伍素质能力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东城法院不断加强以“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全新打造“司法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型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智库”作用。
“目前专家型重点后备库里共有41名干警,对于这一批青年干警,我们将通过办理重大案件、承接重要任务、牵头重点调研、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从全院、部门及培养对象三个层面强化联合培养。”叶衍瑛组长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名为“专家型重点后备库”的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41名干警的审判业绩档案、荣誉统计表、个人成长手册……
“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今年我院正在争创北京法院‘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希望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专家、复合型人才及后备干警的示范带动效应和集群辐射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法院人才队伍。”东城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曾进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