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大兴

诉源治理“面对面” 司法服务零距离 推进市域治理共建新进程

本站发表时间:[2020-01-0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与首都基层社会治理,响应“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纠纷解决和普法工作的新期待,近日,大兴法院与黄村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展 “涉民生诉源治理‘面对面’工作机制发布仪式暨第三期‘和美大兴’家事审判典型案例通报会”活动。

  涉民生诉源治理“面对面”工作机制

  大兴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闫春生指出:涉民生诉源治理“面对面”工作机制有助于推动法院工作向矛盾源头延伸,推动法庭审判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使市域成为社会矛盾的终点。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量,法院携手镇政府,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有利于化纠纷于诉外,从源头上息诉少诉,促进辖区内和谐稳定。立足矛盾预防,注重社会纠纷的源头治理,与人民群众面对面。通过建立法律咨询驿站、巡回审判、巡回讲堂、巡回发布、普法座谈等形式,与辖区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推动司法服务走进社区、走进街道,与基层组织面对面,通过业务培训、庭审观摩、学习座谈等形式,对重点人群、“关键人物”进行普法宣传,夯实诉源治理组织基础,以法治推进基层善治。与矛盾双方面对面,对于未能在基层化解诉至法院的纠纷,积极构建、完善当事人与法官沟通交流的平台。

  活动中,大兴区黄村镇人大主席曹仁林发表致辞称,涉民生诉源治理“面对面”工作机制对基层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启发,通过这种民事诉讼的前伸化推进,使得基层的社会治理工作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律指导和借鉴,推进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基层工作人员也要相应的更新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建设更加完善法制政府治理体系,指导、帮助百姓解决身边的困难事、烦心事。同时,在不断的引导中,百姓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尊法,遇事能够用法、找法、靠法。

  会上,黄村镇人大主席曹仁林与大兴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闫春生签署《涉民生诉源治理“面对面”工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建立定期交流座谈机制、实时信息及时通报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法治培训、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达成一致意见,以期加强双方的交流和研讨、信息共享、强化基层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法治培训,构建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为推进镇村现代化、法治化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和谐稳定宜居新黄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供稿单位:大兴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