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街道
靠前指挥,主动担责“筑防线”
街道工委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动员部署会,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织动员机关包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做好卡口执勤、人员排查、清洁消杀等防控工作。
关口前移,精准排查“全覆盖”
严格落实社区封闭式管理措施;依托零售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前哨”作用,推动“关口”前移,确保可疑病例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管控;组建6支常态化应急核酸检测小组、16支“战时”核酸检测队伍,实现“应检尽检、全域覆盖”。
党员冲锋,硬核战疫“践初心”
组建24支党员先锋队,开展“敲门行动”、心理疏导,实行“包楼包户包人”,为居家观察人员提供代购等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依托门磁、监控、电子围栏等技防措施,对居家观察人员严格落实“1+N”实名制管控;通过微信群、视频电话等方式每日至少2次健康监测,确保居家观察人员安心隔离,足不出户。
亦庄镇
提前谋划准备。开展核酸检测压力测试,合理设置11个检测点、45条采样通道,扎实做好现场位置示意图绘制、物资储备等工作,结合预演分配工作组人员、设计现场动态流线。
发挥联动作用。4大联合党委片区人员、物资全部下沉,片区书记为采样点总负责人,组织党员、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等力量做好现场秩序维护、检测引导、扫码分组、安全保障等工作。
突出人文关怀。针对降雪低温天气,向居民做好保暖防冻提示,在露天候场区提前备好取暖设备。为老幼孕残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服务保障,做到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
瀛海镇
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加强研究谋划,迅速启动工作预案,在小区周边及工业区设置5个检测点,同步推进采样工作,严格落实“一小时一送检”等要求,确保做到“6小时内重点人群出结果、12小时内其他人员出结果”。
强化安全保障。向检测点发放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护腿等物资,聘请专业机构对检测场所进行全天候、不间断消杀和多点位环境采样,确保检测安全有序开展。
强化排查扫尾。各社区党组织扎实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再通知、逐人再提醒,对社区卡口管控再升级,通过查验健康宝核酸检测证明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督促未检测人员按要求参加补测,做好跟踪回访,确保“不漏一人”。
旧宫镇
加强出入口管理
在各社区出入口,都要扫码、验证、测温、登记,否则一律不准进入。面对社区居民出入证丢失等情况,居委会第一时间安排重新办理,保证居民正常出行。
加强人员管理
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和张贴公告等方式确保排查工作通知到位。通过摸排居民行踪轨迹、加大人员排查和管控力度,科学稳妥落实隔离防控指引,加强防控台账管理,做到手里有账、心里有数。组织全体居民参加核酸检测,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加强居家观察人员管理
通过粘门贴、上门磁、贴公示等方式加强居家观察人员管理,每日做好体温检测登记,同时提供专帮服务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观察期。
加强哨点管理
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药店、医院进行检查,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公共区域消杀管理
加强对小区内公共区域、居民高频触碰点位、隔离人员居住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消杀,不留死角。
西红门镇
西红门镇探索建立小区区长、楼长、楼门长“三长”联动机制,构建“上下一盘棋、党群一股劲、织好一张网”的群防群控格局。
天宫院疫情出现后,镇政府快速响应,启动“三长”队伍,搭建“三长”线上沟通平台,建立小区区长工作群、社区楼长工作群、社区楼门长工作群及楼门长与居民沟通群,19个社区(含筹备组)共建51个群。
安定镇
安定镇坚持“党建引领一盘棋”,形成“党委+单位+党员+群众”的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摸排宣传、细化防控措施,党群一心,筑牢疫情防线。
采育镇
快速反应,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第一时间成立四个核酸检测小组,包村干部下沉,以“一组一案、一村一策”的形式,分时段、分批次对环河北界18个村开展核酸检测,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完善现场各项保障,实现定点全流程闭环式检测。
坚守外围防线,筑牢“护城河”。以“固定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小时“四班三运转”工作模式,做好外来进京人员与车辆劝返工作。
部门联动,提高执法力度。强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对商场超市、药店等重点单位加大摸排及巡查力度。
创新宣传方式,织密疫情宣传网。依托公众号、工作群等平台,通过走访入户、“村村响”、电子屏播放、张贴海报等形式,固定与移动双联动宣传,营造群防群治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