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乡村法官”连春祥成功调解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为讨薪八年的当事人要回了工资!
跟着老乡干活,工资拖欠八年至今未给
2013年3月,吕某、杜某、陈某经人介绍,先后到王某处干活,因同为山东老乡,几年下来,活没少干,但是工资没拿到多少。
八年间,三人边干活边以各种途径讨要工资,拿到的却是一张没有兑现的欠条。
无奈之下,吕某等三人分别将王某起诉到了法院,要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自己的工资。
疫情后收入锐减,王某称还款有心无力
这三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分到了连春祥法官的手里。连法官接到案子后,与被告王某取得了联系。
王某称,他从事的是电气焊施工,近期受疫情影响,施工工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他自己也断了收入。
王某对欠工资的事情表示认可,也向法院承诺,等有了收入,一定尽快付清三人的工资。
见王某如此配合,连法官趁热打铁,当即安排下午线上调解,准备一举解决双方的纠纷。
“前脚”同意调解,“后脚”就失去了联系
下午两点钟,吕某、杜某、陈某三人已经在“北京云法庭”平台上线多时,但王某经多次指导均未成功上线。
无奈之下,连法官只好跟双方约定第二天的早上到法庭现场调解。
第二天一早,天阴蒙蒙的,窸窸窣窣下着小雨,吕某等三人早早的到了法庭。
计划九点开始调解,但直到九点半,王某也没有出现,电话也无人接听。
吕某他们觉得,王某就是故意拖延时间。
法官冒雨寻人,王某承诺第二天到庭调解
尽管正下着雨,连春祥法官还是决定去王某的住处一探究竟。
在吕某等人的带领下,连法官来到王某租赁的住处。
铁门紧锁,院内杂草丛生。
询问邻居才知道,王某已经很久没回来过了。
刚有眉目的案子,一时间又陷入僵局。
原告吕某与王某私交较深,在反复拨打王某的电话后,终于接通了。
“对不起啊法官,我记成了明天,明天早上我一定去法庭!”
“如果明天不来,法院就去你家中,向你的家人送达。”连法官说完后,王某没说什么便挂了电话。
一波三折,多年讨薪终有回音
这一次,王某没有食言。
“疫情期间我确实没什么收入,不过现在好了,前几天我刚接了一个焊铁门的活儿,这次能挣两千块钱。”
王某当着法官的面,向吕某他们做最后的承诺。
“欠你们的工资我一定慢慢还上。”
经过连法官的反复沟通调解,王某表示在2020年10月30日之前给付所欠吕某、杜某、陈某共计90366元工资款,吕某等三人也表示同意。
连法官当即给双方出具了调解书。
到此,双方持续八年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了化解。
连春祥法官说,群众之事无小事,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才能成为老百姓最信任的人。
秉持着心系百姓的这份理念,连法官三十七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乡村法官”。
2015年,连春祥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连春祥法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次下沉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服务基层群众,执勤时还“顺便”为社区百姓们调解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
华发虽生,壮志长存;心系百姓,初心不改。
法庭见证了连春祥的成长,而连春祥也深深热爱着乡村法官这一职业,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扎根基层的实际行动,是对人民法官敬业和奉献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