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丰台

居家隔离的留学生突然发热,引发一场73小时的“云陪伴”

本站发表时间:[2020-04-0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3月29日,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从英国返京的留学生李同(化名)一家人走在小区久违的马路上,看玉兰花开,感受春天的气息。而他们一家最感谢社区工作者单磊14天的守候,特别是3月18日那惊心动魄的彻夜“陪伴”,“让我们感受到了街道、社区满满的关爱,满满的正能量,给他们点赞!” 

  事情要从3月13日说起,当天家住梅源社区的留学生李同从英国返京,按照当时的防控政策,小李回国可以选择居家隔离。入境前小李的母亲就按照要求主动与自己楼的网格长单磊联系,详细说明了小李的入境信息。13日晚,小李由父亲自驾接回家中,单磊第一时间入户,与小李一家人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和《居家隔离服务卡》,开启了一场14天的守候。 

  蔬果、零食、快递、生活垃圾……一条微信、一个电话,随叫随到,随时处理。平静的守候在3月18日突然被打破。可能是长途飞行的劳累与紧张,小李感到体温有些偏高,3月18日13时左右,三次测量体温,两次37℃,一次37。3℃,小李家人坐不住了,赶紧告诉了单磊。经过街道、社区协调,小李通过120送到小汤山医院检测。 

  消息不胫而走,一则“社区有境外输入病例”的传闻在社区各大工作群和居民微信群中疯狂转发,询问和质疑一股脑儿向单磊袭来:“咱小区是有疫情了吗?”“是哪栋楼的人啊?”“这个人什么时候回来的?从哪国来的?”“你是怎么看守的?”“我们看到他和家人一起去过超市”…… 

  梅源社区居委会的电话顿时铃声四起,居民也接二连三来社区询问、质疑、求证“病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往日平静有序的小院一时显得“兵荒马乱”应接不暇,压力集中在单磊柔弱的肩膀上。而单磊顶着巨大的压力,忍着无以名状的委屈强作镇定,一方面应对社区居民的问责,一方面耐心安抚焦虑不堪的孩子和家长,她成了孩子父母联系外界,了解孩子情况的唯一可靠桥梁和纽带。 

  “手机不离手,晚上也把手机放在床头,生怕孩子和家长的微信不能第一时间看到,让他们焦虑误了事。”单磊回忆那天的情况。“小李妈妈你别慌,不要听外边的传言,稳定心态,按时吃饭休息,我们静等结果,孩子会没事的。”“您多吃点蔬菜水果,勤开窗通风,缺什么了就跟我说,孩子会没事儿的。”当得知小李的母亲口腔溃疡了,单磊赶紧买了西瓜霜含片给送过去,并劝说他们不要太焦虑。其实单磊更着急,她在小李家人面前的理性冷静也是“故作坚强”,除了要做好小李一家的服务保障,她还要到门岗值守,一样不落地认真完成社区的其他工作,而且还要继续面对不明真相群众的质疑和指责,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她说:“我们也理解居民,这个时候我们社区是居民唯一的依靠,我们一定要镇静,再紧张也要先把小李和他的家人安排好。” 

  经过一天漫长的等待,小李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社区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3月20日19点,单磊终于收到好消息:“阿姨,医院允许我回家了,但是估计到家要很晚了。”单磊马上回复他:“没事的,再晚咱也要回家,我们都等你。” 

  在规定流程下,小李当晚还是在昌平的集中隔离点休息了一晚,21日上午,几经波折到了丰台区的集中隔离点,归家心切的小李又开始焦躁不安,单磊继续安抚他:“赶紧先吃饭,不要着急,街道和社区会安排人接你回家。” 

  21日下午2时,街道从集中隔离点接回了小李,小李一下车就看到连日来靠微信“云陪伴”他的单阿姨,一场长达73小时的“云陪伴”才画下句号。小李平安返回家后,梅源社区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一篇社区无疫情的官方告知,24小时内阅读量达到1。6万人次,是社区人口的2倍。 

  小李一家有惊无险,整个社区也都踏实了,单磊又开始继续守护他们一家的隔离生活,直到他们一家顺利解除隔离。 


[供稿单位:丰台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