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总体工作部署,为做好核发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后期工作,海淀交通支队提前研判,全面强化入户宣传、媒体提示、服务保障等工作,为推进电动自行车核发临时标识后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核发工作
核发筹备阶段,海淀交通支队将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工作部署主动向区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区政府最大支持。以区名义制定下发《海淀区核发超标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街镇工作职责。各街镇按照全区整体工作部署,分别召开专题会对超标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核发工作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各项筹备工作的部门、责任领导,从场地、人员、设备等方面最大限度满足筹备工作的需求。核发工作当日,交通支大队、街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深入核发站,对工作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核发工作开局良好。
二、提前研判,做好核发保障工作
为准确掌握各核发站办理数量,及时解决核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是建立专项工作群,及时解决回复站点工作人员遇到的办理政策、车型类别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及时掌握动态数据,交通支队每日对辖区29处临时标识核发点进行核发数量统计,掌握每处站点工作数据,动态调整每处核发站点临时标识存量,防止因标识供应“断档”引起群众不满;三是开展调研统计,先后3次组织驻区民警对辖区93处点位开展电动自行车上牌率调查,共调查电动自行车9282辆,其中上正式牌照电动自行车1017辆,上临时牌照电动自行车5240辆,上牌率达到67.4%,为后期核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广泛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
发挥工作机制优势,最大限度发动街镇安联办人员、街镇居委会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单位、村镇和邮政寄递、外卖送餐企业开展宣传活动270余次,告知市民群众和单位4月30日24时前,通过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对外网站或北京交警APP申领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同时与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闪送)进行座谈,要求单位通过平台APP、线下宣传等方式,告知骑手及时办理电动自行车号牌。每周一至五,组织各交通大队依次设置宣传站点,通过自行制作宣传海报、横幅、展板、提示卡等宣传材料,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社会知晓率。
四、媒体提示,营造社会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办理临牌工作的知晓率,通过邀请海淀有线电视台、海淀新媒体、京华新闻网、中国交通频道等新闻媒体,围绕“申领电动车临牌步骤及办理地点”、“超标电动车无牌上路将扣车”等主题广泛开展媒体宣传30余次。同时,由海淀有线电视台于4月22日-4月28日,在晚间7:30-8:30滚动播出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申领截止日期,提示群众及时办理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组织各街镇、系统安联办,依托微信工作群、社区宣传栏、街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开展宣传350余次,持续营造宣传声势。
自11月1日以来,共粘贴“温馨提示”车贴15.5万份,海报1.7万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3万余份,办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25998笔,核发临时标识2724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