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海淀法院召开人民调解员工作培训会 并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本站发表时间:[2019-09-2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9月19日下午,海淀法院召开调解工作培训会。海淀区人大代表张永慧,区政协委员刘秀荣等二十余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海淀法院近年招聘的近百余名常驻调解员参加会议。海淀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邵明艳,主管“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院领导、院长助理李盛荣出席会议。

  会议第一项,海淀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邵明艳致辞。邵院长表示,此次培训是海淀法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开展的培训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邵院长简要介绍了海淀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整体格局及基本情况,强调了当前中央、市委、市高院对该项工作的部署要求,希望调解员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充分发挥调解员诉前纠纷化解的积极作用,有序推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审判工作格局,助推海淀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会议第二项,海淀法院速裁法官先进代表及调解员先进代表分别开展调解工作培训。首先由海淀法院第一速裁团队负责人李红星、团队长王克鸽法官分别讲解民商事案件裁判、调解技巧,审前及诉前调解工作流程。

  随后,由调解员先进代表郑俊果、郭英男、王晓鸣分别介绍商事合同纠纷、继承纠纷的调解经验,调解系统使用方法及在线调解工作流程。

  会议第三项,海淀法院主管“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院领导、院长助理李盛荣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海淀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对于推动实现市高院60%民事案件解决在诉讼前端的工作目标,切实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有序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诉讼制度改革,提高审判质效、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具有极为迫切及尤为突出的重要意义。她对人民调解员的辛勤付出再次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高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化,在更高起点推动海淀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会上,海淀法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了《调查意见表》,征求其对海淀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下阶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参与海淀法院“多元化解+速裁”工作打下基础。

  2016年至今,海淀法院共聘请五批次、二百余名人民调解员,包括行业协会、公益机构、妇联、高校推荐的行业人才,以及审判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兼职人民陪审员等。2019年,海淀法院深度调研,着眼全院调解工作的急需和短板,新招录人民调解员53名。其中,我们特别重视发挥高校学者的“专业公信”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公信”,先后聘请了3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名高校学者、教授担任“特邀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的知识构成更加多样,身份构成更加多元,既直接参与调解纠纷,也实时监督、提出建议,推动工作整体向好发展。

  2019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要求,坚持“四个统一”,打造北京特色一站式解纷模式,海淀法院制定了全年人民调解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宣传调研、调解业务、法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培训课程共8期,培训对象覆盖常驻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律师调解员等。目前,海淀法院已完成第一期政治理论培训、第二期宣传调研培训、第三期在线调解培训、第四期调解规范培训及第五期调解技巧培训,其他各期培训将有序开展。

  调解工作培训班为人民调解员规范办案提供规范化指导和信息化支撑,提升了人民调解员的法律专业水平和调解业务能力,丰富了调解员的调解理论知识和调解实践经验,为建设一支“资质水平高、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强”的调解队伍奠定了基础。海淀法院将为打造常态化、制度化的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贡献宝贵经验。


[供稿单位:海淀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