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淀南路南社区一街之隔的中关村西区南三社区,央企、科技公司、商超、写字楼鳞次栉比,复工复产也在火热进行中。为企业提供创业服务的“创业公社”就是其中一处。上午9点,公社入口处,企业员工正逐一扫码确认身份并输入测定体温,随后生成自己的电子出入证,平均3-5秒就可通过一人。
复工伊始,社区民警刘刚联合居委会、楼宇管理人员,公社企业负责人,召开了防疫座谈会,通报政府防疫工作要求,讨论信息登记和办理出入证。由于公社人员众多、流动性强,防疫小组决定将员工手机号录入系统、办理电子出入证。
刘刚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紧急协调创业公社64家单位,短时间内统计上报了全部千余名员工的详细防疫信息,为技术人员导入数据创造了基础。
楼宇防控,细节决定成败。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刘刚和楼宇管理人员在大门各处展板上张贴了“社友出入证”二维码海报,高峰时期值守在进出口维护秩序,保障员工社交距离,并解决信息未录入人员补登、操作输入等问题,提高进出速度。
电子出入系统大大提高了企业复工安全性,但刘刚认为他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时不时在人流潮汐时间来到门区研究问题、检验成果,并及时与社区警务队交流。“我们建议系统应该增加一个体温登记模块,并且能够生成来访人员体温登记电子台账,这样能更好落实复工期防疫工作要求。”刘刚在防控工作会上传达了社区警务队的具体建议,“最好再增加复工人员返京信息专栏和防疫知识宣传专栏,引导大家科学防范,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防控小组纷纷赞同,立刻对小程序进行了优化。
为抓好常态化防控,刘刚联系大联盟其他片区的社区民警,搭建各楼宇大厦与创业公社之间携手防控的桥梁,鼓励各楼宇使用电子出入证,推行信息技术支撑的“无接触”式出入管理。同时还不断借鉴、共享资源,安装了测温门、测温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用他的话说,社区民警多检查、多联络,辖区的安全就多添一分。
刘刚对防疫工作认真负责,日常工作也丝毫不松懈。
“最近,分局制作了一份《测一测您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问卷,我接到任务后来到管片儿一企业,发放了20份问卷,第一题‘今年以来,经海淀公安分局统计,全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数最多的是哪类群体’,结果看了看收回的问卷,正确率不足10%!公司职员们没意识到,答案就是他们自己!”
“我便提示他们,仔细看看这封我们从大量案件中总结出的10道题,悟出其中道理,就可获得终身免疫!而且我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宣传问卷下方,遇到问题,所有企业员工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我。”“我管的7处场所今年电诈发案为零。”
疫情形势好转了,现在刘刚每天仍会到检查防控工作,指导程序员推送防疫政策和科学知识,对保安员进行技能培训,特别对高发易发的防范电信诈骗进行深入宣传。他说:“这就是我的责任田,会全方位保障企业复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