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海淀

【我为群众办实事】拆迁屋内有温情

本站发表时间:[2021-06-16]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1年6月1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一处正在拆迁的居民楼一层,身患残疾的赵女士和她的妹妹对着海淀法院法官王志勇不住哽咽,“感谢法院的领导,手术的钱有了着落,您就是救命恩人,谢谢您。”

  赵女士目前被安置在一处正在拆迁的居民区房屋内,负责拆迁区内的简单看门工作,依靠社会保障金生活。2011年,赵女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右侧大腿股骨头,因为高昂的治疗费用花光了积蓄,目前体内的钢钉逾期尚未取出,而取出钢钉的手术费迟迟难以筹集。

  “这钢钉在身体里,一到冬天晚上就疼得睡不着,只能一夜一夜捱过去。”腿部残疾使得赵女士失去劳动能力,就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我姐平时吃的菜,住的床和被褥,都是附近的邻居送来的,低保也在申请中,她一直一个人,无儿无女。”赵女士的妹妹眼圈通红,“下次手术的钱还要十多万。”

  让赵女士心焦的远不止于此。赵女士曾在京业公司(化名)务工多年,合计有五年的工资尚未发放。2013年,经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裁决,该公司应向赵女士支付工资七万余元。2016年,由于该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程序依法终结。直至现在,赵女士并未收到该公司支付的任何款项,“为了要钱,我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法院判了赢,这七八年我也一直在要钱,但是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赵女士的妹妹每每说到这就泣不成声,“实在是太难了,万幸,还有司法救助。”

  王志勇法官的到来,给赵女士带来了希望。为了实地考察申请人是否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也为了免除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来到法院办理申请手续,王志勇法官带着卷宗和材料,来到赵女士的住处,对困难情况一一进行询问,并且一字一句帮助赵女士填写材料,完成了司法救助的申请手续。“司法救助就是用国家的钱来帮助困难的群众,我们会尽快审查,只要符合救助条件,就会依法依规进行救助。”王志勇说,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预计一个月左右,救助金会打到申请人的银行卡里。

  临别,赵女士和她的妹妹不迭道谢,感慨万千。王志勇劝慰道,“这只是生活上的一个坎,迈过去了生活会更好,要相信党和国家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困难群众的。”赵女士和妹妹表示,如果能顺利得到救助完成手术取出钢钉,二人打算尽早回吉林老家,也方便照顾八十多岁的父亲。

  后记:

  王志勇表示,当事人赵女士身有残疾,来一趟法院不容易,上门现场办理司法救助的申请手续,能够给群众多一些方便,免除她们来法院的辛苦。作为一名法官,首先要有公平正义的心,同时作为办理特殊案件的法官,又要有一颗悲悯之心,要去了解、体验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其实,每一次实地走访都是鲜活的群众教育课,教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会申请人的艰难困苦,了解真实生活状况,才能做出正确的救助决定,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国家的好制度、好政策惠及每一名符合条件、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我想,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为群众办实事吧。


[供稿单位:海淀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