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都西大门,门头沟区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涵养区以来,高端民宿产业即门头沟区“门头沟小院”工程搭上了高速发展的便车,山区旅游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旅游服务提供者履行义务到何种程度属于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村民与游客间如何有效化解纷争、保障双方权益?
近日,王平村法庭携手王平镇政府、色树坟村派出所为安家庄村民讲授了一堂专题普法课,通过以案释法为大家讲述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与经营法律风险,并作出相关法律提示。
一起走进普法课堂
案例一
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案情简介
孙女士(化名)一家前往妙峰山景区旅游,每人购买了面额40元的门票。通过景区进入妙峰山主峰,回程途中摔伤。后家人拨打“120”送至医院救治,经诊断孙女士左胫腓骨骨折,共计支出住院费、门诊费、急救费两万三千多元。因此孙女士将某旅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旅游公司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各项损失共计六万七千余元。
法官说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方法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案件审理过程中,为了查清案件事实,王平村法庭通过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勘察、辨认。经查,妙峰山景区有围墙,围墙留有通往妙峰山主峰的出口,在该出口处,旅游公司设立指示牌,内容分别为:“您已离开景区,请注意安全”、“主峰”“由此上山”,通往妙峰山主峰道路为自然山路。孙女士明知已离开景区、且攀爬山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仍坚持攀爬山路,并因此导致受伤。据此法院认定,孙女士是在离开景区后,在攀爬山路过程中摔伤,出事地点在景区围墙外。旅游公司在景区出口处设有明显提示标识,提醒游人已离开景区并提示注意安全,已经尽到了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最终,法院判定驳回了孙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提示
孙女士明知已离开景区却仍然坚持攀爬山路,在景区外摔伤,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自己承担。本案中法院虽然认定景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提醒旅游经营者,在山区开展旅游经营,游客可能在攀爬、下河过程中发生意外;因草木繁盛,游客还可能遭受马蜂毒蛇侵袭;山区聘用服务人员不易且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因此操作不当导致服务装置故障、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从而发生人身财产损害问题均较为突出,民宿经营者在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过程中,一定要尽安全保障义务,做好服务提示、员工安全培训,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发生人身伤害。
民宿经营过程中,民宿产业扩张速度过快,相关规划存在矛盾,容易引起相邻关系和侵权纠纷。
案例二
游客与村民之间的侵权纠纷
案情简介
李先生(化名)是某公司负责人,周末邀请公司员工赴某村开展团建。在晚上公司集体进行卡拉ok的过程中,影响当地村民正常休息,双方发生纠纷。李先生及公司员工认为自己购买了相关服务,村民无权阻止,双方矛盾激化。村民将自己卫生间排泄物泼向李先生,双方爆发了肢体冲突。后经现场赶来的村委会工作人员、民警以及民宿经营者的调解,双方互相谅解,由民宿经营者赔偿游客衣物损失,风波最终得以平息。
法官说法
《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侵权责任法》第三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法官提示
民宿产业扩张速度过快,相关规划存在矛盾,容易引起相邻关系和侵权纠纷。王平村法庭近期审理的数起相邻关系和侵权纠纷案件,基本都与建设民宿过程中改造下水、保障通行权等原因相关。因此法官提示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区分民宿发展区和村民生活区来进行相关法律风险的规避,从源头消除隐患。
此外,本案中,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因为熟知基层工作,沟通能力强,通过第三方介入调解的方式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北京基层法院在辖区内设置了多个巡回审判点,村委会工作人员中有不乏法院认可的人民调解员。村委会和民宿经营者可以借助司法巡回审判点以及人民调解员团队的力量,在矛盾激化之前,及时消解冲突,解决民宿产业相关法律问题,助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