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劳动者权益保障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检察机关做实“检护民生”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情况,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北京市门头沟区检察院(以下简称门头沟区检察院)办理的“余某伟等207人劳务合同纠纷支持起诉案”入选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门头沟区某精装修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北京某置业公司,总包施工单位为某建设公司,2023年9月项目进场后,某建设公司因资金链问题导致其对公账户被多家人民法院查封并冻结,截至2024年7月,15个班组207人被拖欠工资332万余元,部分农民工多次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线下反映问题。
案件办理情况
2024年3月,门头沟区检察院联合区人社局、区司法局会签《关于协作联动根治欠薪的工作办法》并在区人社局挂牌成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对欠薪等类型的12345工单实行同步办理。在接到上述批量欠薪投诉后,检察机关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治理欠薪专项检查,发现该批案件线索。
该案涉及人数众多,检察机关经研究确定了谈话安抚情绪、加强释法说理和力促整体化解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成功促成各班组接受分期支付。经开展工作,15个班组两天内达成第一笔款项209万余元分配方案。2024年8月9日,检察机关召开现场会,建设单位、总包施工单位和农民工代表签订了三方和解协议,第一笔工资于当日发放完毕。
会前,建设单位试上传工资表单校验后发现,超过100名农民工银行账户开户行信息不准确,可能导致工资无法到账。为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拖欠工资,检察机关多次与建设单位同步核实,确保协议签订当天第一笔工资顺利发出。现场还明确了第二笔123万余元款项的支付时间为9月13日,得到农民工代表一致肯定。一个月后,第二笔工资也顺利支付完毕。
典型意义
1.做实做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以12345数据共享为依托,将检察履职关口前移。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旨在一体打造检察职能宣传点、检察业务联络点与支持起诉办案点,与区人社局联合打造“一站五窗”工作格局,为精准监督提供线索来源。
2.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民事支持起诉+多方和解”方式化解纠纷。为避免各方诉累,检察机关探索在支持起诉过程中组织三方和解方式顺利化解欠薪纠纷,形成以检察履职服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3.践行“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工作理念,加强普法宣传助力源头治理。检察机关提示:农民工注意甄别和选取规范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公司提供劳务,注重合法合理维权,另以案为鉴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工作力度,以检察履职助力区域法治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