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密云

上网课前,先上好这堂“防骗课”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1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密小检带您总结一下

  那些疫情期间的网课诈骗案例

  案例回顾

  01

  冒充教师,索要教育费用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家长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群管理员的漏洞,进入家长群。通过“潜水”观察,寻找机会迅速伪装成班主任头像和昵称,骗取家长信任,并让家长扫描其发送的二维码缴纳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实施诈骗。 

  02

  “红包返利”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上网课的时间,通过QQ、微信等方式,加其好友。谎称明星或网红送福利活动,要求其参加“红包返利”活动,以高额返利的诱惑让学生扫码支付,支付后以各种理由拖延“返利”,最终将学生拉黑。

  03

  网路兼职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介,伪造虚假广告招聘兼职,骗取学生押金、保证金等。

  04

  谎称亲友,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家庭信息,在QQ、微信、短信等渠道冒充同学,以急需用钱、手机无法使用为由,向学生或学生家长发送信息要求汇款。

  检察官说法

  疫情期间,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加强孩子学习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孩子的防诈骗意识。可通过以下做法防范:

  01 

  看身份。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02 

  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03 

  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账号,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微信账号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04 

  收到 “ 交费 ”“ 转账 ” 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05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线上教学的教育方式,让我们能够坐在家中就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同时,也要有一双“慧眼”,不让自己成为非法分子的受害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供稿单位:密云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