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平谷

检察官说法:民法典这样影响你的生活之离婚子女抚养权篇

本站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平谷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7编1260条,大到经营公司,小到孩子起名,都能从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所以说民法典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今天,平检君为您解读民法典关于“离婚子女抚养权”的内容。
  基本案情
  李雷(化名)和韩梅梅(化名)婚后育有一个八周岁的孩子,现在李雷与韩梅梅因感情不和欲离婚,二人都想获得孩子的抚养权,于是到法院起诉。
  李雷:请问平检君,我们二人谁最有可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平检君: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即如果李雷与韩梅梅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则孩子的抚养权可能归李雷,也可能归韩梅梅,具体归谁,还要综合其他方面的因素,以最有利于子女权益的方式确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子女真实意愿。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院在判决孩子跟谁时会听取孩子个人意愿。但是,这并不是说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随意选择跟谁生活。如果所选择方无法正常照料孩子的生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法院可以不按照孩子意愿进行判决。
  法律链接
  1、《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检察官说法
  《民法典》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调整到了八周岁。在抚养问题上,已满八周岁的孩子已经具备判断和选择能力,对和谁一起生活、由谁抚养会有自己的意愿。《民法典》在确定孩子抚养权问题上,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并新增加了确定八岁孩子抚养权问题时应尊重其意愿的规定,该规定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供稿单位:平谷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