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景山法院审判态运行良好,全年新收案件45242件,结案45446件,结收比达到100.45%,结案率达到95.11%,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清零。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对审判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该院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在规范、促进、保障、服务审判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第一季度结收比达到66.98%,较好地完成审判指标任务。该院主要采取了“五位一体”审判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审判管理的系统性、时效性,具体做法:
一是以评估指标为抓手,准确把握审判工作运行态势。推行目标责任制审判指标动态管理,重点围绕结收比、长期未结案数、发改率、信访投诉率等关键性指标,对审判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和逐级分解,按照审判团队不同特点和指标运行规律,落实相应的底线标准,细化相应责任和任务,并将案件质效评估与法官业绩考评科学挂钩,激发审判团队的内生动力。探索员额法官结案情况通报和重要指标完成情况提示制度,为法官调整办案节奏提供参考。强化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建立季度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制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对策。
二是以精细管理为依托,全面提升案件流转工作效率。在立案环节全面推行随机分案,建立重大敏感案件指定分案、其他案件一律在口内或庭室内随机分配的制度,减少人为参与分案,加快流转速度。在审判执行环节制定审判流程节点管理规范,主要就送达、开庭、鉴定、归档、上诉案件移送等各环节的流转程序和流程节点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案件在流转过程中被人为耽误。制定完善案件审限管理的规定,从严管理审限中止、扣除、延长等变更情形的登记、审批、备案手续。一年半以上长期未结案一律由承办人在审委会上进行汇报,全面分析长期未结案主、客观原因,并对案件审限管理开展专项督察,每月通报全院长期未结案情况,强化审判管理体系的精细运作,规范审判效率管理。
三是以问题建议为导向,不断加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开展“三查一督”,即常规评查、卷宗抽查、文书检查、专项督察,每季度结合发改案件、涉诉信访以及卷宗专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案件评查会,形成评查报告,结合评查出的不同类型问题,院审管办、法官联席会、审判团队有针对性的开展点评讲评,发挥案件评查结果的辐射效应。全院范围内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和业务能手评选活动,树立先进的同时,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反映裁判文书评选过程中发现的文书制作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比促学、以赛提质。探索审判团队中不同人员对文书不同方面问题进行重点校核的做法,明确对应职责,减轻法官压力,提升辅助人员责任意识。
四是以责任传导为纽带,持续推动审判管理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审委会及院庭长三级责任主体的职责作用,严格限缩审委会讨论案件的类型,强化审委会类案指导、业务督导、问题研究的职能作用,明确院、庭长审判管理监督权责清单,在院、庭长带头办理规定数量案件的基础上,依法规范履行审判管理监督职责,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充分发挥法官会议“中枢纽带”作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级别的两级法官会议,明确法官助理可参加会议并发表意见,促进审判经验交流,统一执法办案尺度。充分发挥审管办统筹指导和牵头协调的作用,通过统计、评查、通报、考评等手段调动各层次主体参与审判管理的积极性,确保整个审判管理体系协调有效运转。
五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审判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为提升批量案件办理效率,创新研发自动机器人软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批量快速立案、生成各类文书、打印司法专邮等功能。采用“审判人员主导、专业团队操作”方式深入开展电子卷宗随案生成、跨域立案、委托送达等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审判及办公事项网上审批制度,建立“有行必有据、有为必留痕”的层级管理运行模式,确保案件运行“看得见、情况明”。疫情期间,探索建立云法庭信息化保障机制,实行一案一方案、一案一保障,确保线上开庭正常进行。
下阶段,法院将继续加大审判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拓展管理实效果,不断提升管理质效,确保完成全年审判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