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开学第一周,顺义公安分局大孙各庄派出所民警走进大孙各庄中心小学,为全体师生带来了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警校联手,全民反诈”。
课堂上,民警以“中奖” “网购游戏装备诈骗” 、“网络兼职刷单”以及“冒充老师骗学费”等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详细地讲解了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同时,为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反诈意识,民警还现场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向身边的亲戚朋友传达防骗意识,并通过教师来带动家长、学生在手机内安装“全民反诈”APP,广泛普及反诈骗知识。
通过此次宣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反诈防骗意识,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构建了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反诈第一课,邀你来上课!
反诈提醒
开学季,学生和家长都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收到不明来源的要求“缴费”“转账”信息通知时,应多方面确认核实,不要急于转账。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就近到公安机关报警,留存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骗子资金账号等信息资料,以便公安机关开展止付挽损和案件侦查工作。
同时,蜀黍还梳理出开学季常见的诈骗套路,提醒家长及学生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1.谨防短信木马链接类诈骗
比如,家长收到一条“你好,XXX的家长,开学之际,以下网址为上学期的学生成绩评估,请您查收”的信息,点开短信内的链接后按提示下载APP,银行卡内的钱就可能被盗取。类似的短信还有“订校服”“缴纳学费”等等,情景逼真,家长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此类诈骗的短信链接常带有木马病毒,属支付类病毒,如果用户通过第三方网络支付工具发起快捷支付,其绑定的银行卡很有可能被盗刷。
2.谨防冒充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混入家长群,克隆老师头像和昵称冒充班主任、学校工作人员,明目张胆地向家长索要“学费”,或是通过电话、短信传递领取补贴、亲人发生交通事故等虚假信息进行诈骗,他们甚至能准确说出学生的各种“隐私”信息,称其孩子在学校受伤,急需支付医药手术费,随后欺骗受害人到ATM上操作。凡是接到缴纳学费、培训费以及孩子受伤等消息时,要核实交款通知发布人的信息,务必电话或当面核实,切不可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3.谨防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游戏中以低价售卖(或高价购买)装备或者游戏币为诱饵,让玩家登录一虚假游戏交易平台,一旦有玩家上当,骗子会在交易过程中以激活费、保证金等名义继续骗取玩家钱财。进行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交易一定要选择官方平台和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第三方低价代充,切勿直接向陌生人转账。要提高防骗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信陌生网友的话,不点击陌生网友发送的不明链接。
低龄小学生的父母要保管好网络支付账号密码,以防低龄小学生遭遇“游戏皮肤诈骗”等。
4.谨防刷单类诈骗
诈骗分子以“轻松挣外快”为诱饵,通过互联网发布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的广告,承诺完成刷单后返还本金并结算佣金。骗子通过首单让受害人获得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以刷满规定任务才能结算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一旦受害人意识到被骗要求返还本金时,骗子立即将其拉黑并销声匿迹。此类案件在学生群体中高发,“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网络上的兼职刷单广告都是诈骗分子投放,“先垫付”刷单只会让人越陷越深,造成较大损失。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一、不可“码”虎:莫要泄露短信验证码
二、拒绝“扫”扰:切勿随意扫描二维码
三、“费”同小可:要先交费都须多警惕
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
一、主动去附近派出所咨询
二、主动向家长和老师报告
三、主动拨打110咨询
反诈防骗要牢记
1.不轻信;2.不汇款;3.不透露;4.不扫码
5.不点击陌生链接;6.不接听转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