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是什么呢?它都有哪些内容呢?它是如何时刻保护着我们的网络安全与权益的呢?9月19日是网络安全宣传周法制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开展了网络安全主题巡展。当天上午,万达广场人头攒动,人们纷纷来到活动现场,驻足观看并咨询《网络安全法》相关信息。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揭露网络违法犯罪伎俩、传授公民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净化的行动中来。
社区居民刘奶奶表示,以前对网络安全法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通过学习后,进一步增强了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的网络安全法制意识。
宣传活动从9时30分开始,历时3个小时,约900多名群众参与。通州公安分局共发放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便民手册、网络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并附送区委网信办准备的精美宣传品。
此次活动向市民普及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市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甄别能力,营造了全民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浓厚氛围。
网络安全无小事。那么,你了解《网络安全法》吗?
《网络安全法》2016年11月7日发布,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安全法,从此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有了基础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法”,为政府工作和个人网络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网络安全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体现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原则、共同治理原则。该法有六大突出亮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安全息息相关:
●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
●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
●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
●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网络安全法》主要规定了什么?
1、不得出售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2、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网络安全法作出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3、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实名制”
网络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对“网络实名制”作出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4、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法专门单列一节,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明确规定,指出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
5、惩治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
网络安全法规定,境外的个人或者组织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可以决定对该个人或者组织采取冻结财产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6、重大突发事件可采取“网络通信管制”
网络安全法中,对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专门列出一章作出规定,明确了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的措施。特别规定: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处置重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需要,经国务院决定或者批准,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
据悉,此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从9月16日启动,一直持续至22日。通州区相关单位还将开展网络安全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将一一呈现,帮助市民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