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北京通州法院联合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通州法院刑庭副庭长王欢欢、法官助理李文科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丰厚的法治教育大礼包。
活动伊始,王欢欢法官代表通州法院向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师生赠送《宪法》手册,并带领到场师生诵读宪法。王欢欢法官用坚定的声音,恰到好处地指导,将诵读氛围调动起来,整齐而洪亮的诵读声在教室内回荡。
通过诵读宪法,让学生们明白:今日之宪法,是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经过艰辛探索而得到的成果,是维系我们国家凝聚力的根本纽带,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诵读结束后,法官助理李文科以“从案例到生活 从尊法到用法”为主题开展京法巡回讲堂活动。李文科结合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向师生们讲授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们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案例一:
案情简介:
少年钱某(男,15岁)、孙某(男,14岁)、周某(男,17岁)三人经常和成年人吴某(男,22岁)及吴某的两个朋友一起上网打游戏,由于手里钱不够花,在网吧里听别人说未成年人犯法不用判刑,六个人一拍即合打起了学校学生的主意。六人在学校附近的公交站牌看谁在用比较好的手机,定好目标,钱某去对学生说:“同学,找你问点事,你过来一下。”之后将学生带到附近人少的地方或者将学生强行带到事先准备的车上,向学生索要手机或者钱款,如果不给就直接抢过来。就这样,六个人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在北京市多个地区犯案7起,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最终,钱某、孙某、周某分别因犯抢劫罪、抢夺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四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吴某也因犯抢劫罪、抢夺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五个月,并处罚金。
法律解析:
本案涉及两个罪名——抢劫罪和抢夺罪。其中,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和第二百六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抢劫罪和抢夺罪的法定刑。
本案还涉及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吗?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官提示:
1.校园周边安全不容忽视
随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仍有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伺机活动,本案即是一起未成年人伙同成年人在学校附近公交车站抢劫学生手机的犯罪案件,犯罪分子寻找正在玩手机的学生为作案目标,以找学生问点事为由将其带到人少的地方,后将学生推到车上抢劫学生的手机或者直接抢夺学生的手机。因此,我们仍需要继续加强校园周边安全建设,及时发现校园安全漏洞,消除治安隐患。
2.同学们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学们注意不要财物外露,不要佩戴一些贵重的首饰,以免引起犯罪分子的注意。独处时遇到陌生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不要跟随陌生人到偏僻的地方。
案例二:
案情简介:
少年胡某(男,17岁)是某学院学生,高中时期接触舞蹈,并将成为舞蹈家认定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通过参加比赛、商演等活动,胡某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但圈内一些人员崇尚自由和洒脱,存在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某年10月至次年1月期间,胡某在其租住的房屋内,先后多次容留张某、李某、许某等人吸食毒品大麻。为了保持自己的交际关系和事业稳定,胡某对朋友们的吸毒行为保持沉默和包容的态度。
最终,胡某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法律解析:
本案中的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胡某为了保持自己的交际关系和事业稳定,容留他人吸毒,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法官提示:
1.容留他人吸毒,终被刑事制裁
容留他人吸毒,不仅包括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还包括允许他人在自己管理的场所内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且容留他人吸毒行为可以是主动实施的,也可是被动实施的,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许的。法网恢恢,无论何种方式容留他人吸毒,终将受到刑事制裁。
2.远离涉毒人员,结交良师益友
文中少年胡某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因为交友不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应当选择良师益友,注意了解对方的性格和人品,必要时让父母和老师把好交友关。
活动最后,王欢欢法官、李文科向在场师生们赠送《漫话法律(第三辑)》,同时现场播放我院精心制作的《漫话法律(第三辑)》视频版。该图书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图书,延续了第一辑、第二辑的漫画方式,将近两年审判中发生的最新典型刑事、民事案例改编成10个案例故事,将法律知识融入漫画中,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
普法入校园有利于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场的师生们对通州法院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