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北京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团市委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举办2021年北京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仪式暨西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直通车民法典进社区活动。
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萧有茂,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建权,市法学会二级巡视员刘朝茂,西城区副区长兼新街口街道工委书记王波,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马凯,团市委权益部副部长胡蓉洁,西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钟显林,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莹,普法志愿者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约1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北京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启动仪式后,西城法院法官田晓昕作为青年普法志愿者代表为居民开展题为《以红墙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解读民法典如何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田晓昕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从审判的典型案例出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中是如何规定和得以彰显的。号贩子逃跑时摔骨折向医院索赔38万,女子到药店购买药物自杀未果向药店索赔等案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民法典破解了长期以来广为社会关注的扶不扶、劝不劝、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道德与法律困惑,为看待和处理高空抛物、见义勇为、跳单行为、霸王条款等社会热点事件构建起法治底线。法院通过司法裁判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使法律的指引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授课获得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广泛好评。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新街口街道司法所所长 李春伟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普法活动很接地气,也正是老百姓非常需要的活动。通过普法活动居民对新颁布的民法典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基本原则,在民法典中的制度化、规则化。希望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为百姓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
新街口街道居民 鲁志娟
通过法官的授课我了解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法律知识,例如教育培训合同中的“一经开课,概不退费”,网络购物中商家设定的“易损易腐货物在途中损坏、腐烂,本公司概不赔偿”,旅游合同中的“旅行社不承担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以外的费用”等这些常见约定都属于“霸王条款”,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擦亮眼睛,避免糊里糊涂签订了损害自己利益的合同。
新街口街道居民 李明
法官讲解的逃跑号贩子摔伤向医院索赔、女子买药自杀未果向药店索赔案例中,这些人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通过法律让“谁受伤谁有理”“谁闹谁有理”这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制约和惩处,给老百姓极大的鼓舞,希望这样的普法活动多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