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北京市司法局:不断开创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坚持“政治引领 党建先行”

不断开创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时代答卷。近年来,三地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司法部和三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把加强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推进工作的首要原则和根本保证,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站好位、不缺位、有作为。

  强化政治引领 以大视野谋划大发展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北京市司法局邀请专家学者为三地局、处两级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进一步统一协同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在2015年即成立了由三地司法厅(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形成司法厅(局)党委统一领导、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相关市区县共同参与的协作推进体系,为统筹推进三地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此外,将协同发展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三年来,三地司法厅(局)党委共研究相关议题30余次,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共同签署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和13项子协议,指导25个市(区)签订具体合作协议,搭建起司法行政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13+X”整体框架。年初,三地共同确定了30个合作项目,以项目化形式促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强化机制创新 以大合作构建大格局

  围绕打造共建共促共提升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三地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干警教育培训资源库,遴选专家学者充实三地“七五”普法讲师团,三地已有1000余人次跨地参加法治宣传、律师、公证等业务精品培训班的插班学习,70余名干部参与跨省挂职交流,三地人才培养共建共享格局成效初显。

  积极打造三地典型共同选树新机制。首批推出北京市女子监狱、天津市监狱、河北保定监狱3家“京津冀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教学示范基地”,深入开展访学交流,探索建立先进典型宣传共振机制,部署开展“最美司法行政干警”“最美法律服务人”等宣传活动,积极树立新时代司法行政干警的新形象。

  同时,积极打造三地党建队建全面合作新机制。联合举办三地党建队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司法部冯力军主任亲自到会指导,联合签署党建队建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就建立健全三地党建工作定期交流研讨机制、干部培养和人才交流机制、专业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干警教育培训插班互学和资源共享机制、党务工作骨干实务培训机制、联合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等10项具体制度机制达成一致,为三地党建队建工作协同发展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强化沟通协作 以大协同促进大提升

  三地司法行政系统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在助力平安建设上,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重大安保活动,深化监狱、矫治(戒毒)场所联合督察检查。围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7个专项体系、筑牢9道防线、确定26项具体工作任务,环首都政治“护城河”工程进一步筑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联合成立“京津冀司法行政服务北京冬奥会、河北雄安新区法律服务团”,为北京冬奥会的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组建市、区两级法律服务团、202个街乡镇法律服务队和756个疏解整治点法律服务组,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上,联合制定《京津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组建专家库,共同打造“京津冀司法鉴定质量”。加强京津冀社区矫正区域执法协作,建立社区服刑人员跨省协助管理平台,促进各项监管制度有效落实。联合开展法律援助,让法律援助协同发展初见成效。探索建立三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联动共享机制,三地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供稿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