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匠心筑魂”的6名民警吗?
第二期“北京榜样·首都监狱卫士”先进典型,是6位在执行刑罚、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民警,这一期的主题是“执法为民”。
监狱执法活动贯穿于服刑人员从入监到回归的全过程,渗透在每一个日常管理细节中,监狱民警是距离服刑人员和他们的亲属最近、接触最多的执法者。首都监狱民警秉公用权、规范执法,用追求极致的专业精神,努力使每一次执法行为都展现法的尊严和温度,成为最生动、最有效的法制教育。
入监“铁闸”——杨宝杰
杨宝杰,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天河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杨宝杰负责新入监服刑人员收押工作,协调各区看守所,提前摸排送交执行人员情况,对收监过程中公安机关通报的危险服刑人员、重病服刑人员情况及时向监狱相关部门通报,确保收监后能够及时采取医疗、管控措施,确保监管安全。采用 “五对比”“十必查”工作法核验法律文书,有效防止错误收监情况的发生。自2006年负责刑罚执行工作以来,杨宝杰积极就服刑人员财产性义务与减刑假释相关联等难点问题及时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沟通,确保办理案件标准统一,为办理提请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防微杜渐保安全——周亮
周亮,198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潮白监狱狱政管理科科长。他推行清单式管理,变运动式排查为制度化排查,定期对服刑人员矛盾问题进行统计,并实行动态管理。主持制定了13种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并适时开展演练,提升了民警的处突能力,优化班组小预案,实现了“口角有人劝、事发有人报”,防微杜渐,将监管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处理服刑人员家属问题方面,周亮同志不断总结经验,一方面耐心地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回应亲属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坚持原则重证据,强化执法音视频资料的保全,有理有据地给出处置意见,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多次收到来自服刑人员亲属的感谢信。
用心对待每起案件——刘鑫
刘鑫,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监狱刑罚执行科副科长。刘鑫在开展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工作中,向自己提出“三严格”标准,即:严格审核、严格执行、严格办理。2012年至2017年的5年间,累计办理提请服刑人员减刑案件1300余件,提请假释案件100余件,无一错漏。监狱收到服刑人员及服刑人员家属咨询、反映诉求日趋增多。刘鑫依据法律法规,耐心讲解。两年来,他接听解答服刑人员家属关于减刑假释、财产刑执行等咨询电话300余次,每次均能认真接待、耐心讲解。对合理诉求,他积极协调,秉公办理,多次与市局、检察院、法院沟通请示,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了监狱安全稳定。
刑罚执行业务尖兵——毕海东
毕海东,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良乡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毕海东同志长期在监区一线和管教部门工作,近年来累计经手减刑案件3336件、假释案件130件,无一起错案,假释服刑人员出狱后,无一再重新犯罪入狱; 22次代表监狱出庭参加法院审理服刑人员减刑案件160余件次;走访全市十六区司法局92次,协释放衔接工作,确保刑释人员顺利回归。他还编辑汇总了《监区办案警察基本业务知识指导材料》,为一线民警规范办理减刑假释工作提供指南;积极推动刑罚执行工作创新,在全局率先启用了监狱刑务中心试点,建立集刑罚业务培训、疑难案件会商、民警集中办公为一体的公共办公平台。
执法实践中走出的专家——杨德利
杨德利, 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市局刑罚执行处任主任科员。杨德利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减刑、假释等执法岗位工作,期间10余次受到嘉奖、记功等奖励。杨德利起草制定的《北京市减刑工作规定》《北京市假释工作规定》,经北京市公检法司安监六机关会签,成为监狱办理提请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的规范性文件。他主持制定了《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程序实施细则》,为落实办理提请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监区、监狱、分局、市局逐级评审机制、强化执法办案责任制奠定基础。多年来担任兼职教师,为全局民警培训新法新规,已累计授课20余期,培训上千人次,出色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与他人共同撰写的《构建假释评估机制的研究与思考》一文,被中国监狱学会刑罚执行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等奖。他主持研制的服刑人员假释评估量表,在北京市监狱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累计评估4000人次以上,在实用性方面处于全国监狱系统领先地位。
“为社会回输合格守法公民”——王治国
王治国,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七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未管所七监区主要担负届临出监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王治国提出 “一二三四”工作法和民警“严早快准细实”管理“六字工作法”,帮助服刑人员巩固改造成果、矫正行为养成;向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发放《狱务公开手册》,每月举行一次监区长接待日。三年来,七监区有效化解服刑人员家庭矛盾,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实现无缝衔接“零差错”。王治国同志在所管监区创建“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探索形成《队建工作三十法》,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得益彰、相互融合。2017年,七监区四个服刑人员班组被评为监狱级优秀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