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北京二中院召开

定分止争优秀案例分享会

本站发表时间:[2025-08-1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优秀案例承办人结合办案实践分享经验做法,传递司法温度,让当事人在胜败皆明的基础上实现胜败皆服,真正做到既解“法结”又化“心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8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如我在诉 诉止于我——定分止争优秀案例分享会”。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定分止争工作汇报片《心桥》,该片系统呈现了北京二中院在构建全程、全员、全面“三全”释法说理机制、开展申诉申请再审案件专项化解活动、评选定分止争典型案例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与工作成效,生动展现了全院干警坚持“如我在诉”理念、扛起“诉止于我”担当的司法情怀与工作成效。
  访谈交流环节,9名定分止争优秀案例承办人结合办案实践分享经验做法,聚焦“义正辞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生动诠释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工作制度的实践价值。
  其中,民一庭庭长王金龙在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打破常规流程,运用扎实的法律功底与建设工程专业知识,仔细核算工程款,最终促成各方达成调解,从源头上避免后续隐性诉讼,助力“保交楼”平稳实现;面对标的额仅5000元的案件,民三庭法官杨光深知该案关乎务工老人的生计与救命医药费,她没有机械适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而是加强调查取证还原事实,同步开展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以“小案不小办”的态度守护弱势群体权益。立案庭副庭长闵蕾则以“窗口”视角分享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化解心得,她认为,窗口是司法服务的前沿,也是传递司法温度的纽带,窗口工作化解的是群众疑惑,体现的是司法温情。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张海鸥,北京市人大代表王艳梅,北京市政协常委唐立军,人民陪审员代表常云飞、郭建东为法官颁发“定分止争优秀案例奖”,并进行深入互动交流。
  北京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旭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定分止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是人民法院履职尽责的直接体现,本次工作分享会,既是一次阶段性总结,也是下一步工作的动员部署。要紧紧围绕做实定分止争,进一步强化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工作中促进提质增效  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意见》,切实把实质解纷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要紧紧围绕做实定分止争,进一步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体现“诉止于我”的担当。紧扣首都群众“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用贴近民生的典型案例引领社会风尚,努力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提供司法答案。
  文/董振杰 通讯员 朱丽莎 
  图/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