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诉服办这些人那些事儿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2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在海淀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系正义,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执工作,他们心怀梦想,坚持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并重;他们虽未深处一线,却用爱岗敬业,助力司法公信和效率的提升,为海法事业和法治进步贡献着自己的点滴力量。这些人是诉讼服务办公室的小伙伴们,身在窗口既被人知道,甘居幕后又不被人知道。

  作为收结案数10万+的基层千人大院部门之一,诉服办有一套独特的“大数据”:办公地点有院本部、二办、三办以及东升法庭、上地法庭、中关村法庭工作站等等;人员构成有行政编干警、聘用制干警、邮局驻点人员、报社驻点人员、社会化外包扫描人员等等,这些人中有60后、70后、80后、90后;工作职责有集约送达、电子卷宗扫描、司法专邮、司法鉴定评估、司法公告刊登、卷宗服务、线下线上诉服、诉服信息化建设等等,那些事儿不多不少共有十类。

  邢玉明主任说:“诉服办的同志人数众多身份各异,办公场所点多线长面广,工作也很多很杂,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确实需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室里人员高度年轻化的现状,邢主任则认为工作中要管理,生活上要关爱和关心,还有就是要了解适应年轻同志们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而且要迅速地了解和适应,这样才有共同语言,否则就会刚刚明白什么是“王者荣耀”、“吃鸡”,年轻同志们已经不玩了。

  卷宗档案间的一次探索

  地处中关村,海淀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一直蹄急步稳,电子卷宗高效流转和应用是建设智慧法院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诉服办的小伙伴发现,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与电子档案扫描存在重复劳动,立案后诉服办扫描一遍、结案后档案科再扫描一遍,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全院统一安排,诉服办牵头联合档案科、技术保障中心、研究室、部分业务庭室等部门,启动“案件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电子档案”试点工作前期调研,提出“以技术推动为主,以人工支持为辅”的“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电子档案”基本模式。2018年11月,最高院正式将海淀法院确立为开展“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归档方式试点单位,推动现行“电子卷宗”与“电子档案”二合一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于这项试点工作,吴青很是兴奋,技术解放人力服务智力,精准释放改革红利,切实节约司法资源,电子卷宗与电子档案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上诉案件卷宗移转、案件卷宗调取以及未来的“电子卷宗”与“电子档案”二合一工作,做好卷宗服务工作,提升诉服工作的集约化管理水平,能让我们的法官更专心于核心业务。

  司法鉴定中的十全服务

  经过多年的实践,诉服办在开展司法鉴定对外委托工作中,找准辅助审判的核心定位,做到“全流程全规范、全分类全专业、全集约全技术、全阳光全便捷、全暖心全爱心”十全服务,努力搭建审判与鉴定之间、法官与鉴定人之间的桥梁。

  石晓倩是司法鉴定组的组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一名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在这个岗位上已坚守九年有余。工作中的石晓倩,专业又敬业,美丽有魅力。但是刚刚接触司法鉴定对外委托工作的时候,她很多都不懂很多都不会,从零开始学习各类评估鉴定知识,从实践中总结对外委托的工作方法及技巧。现在,她不但是海淀法院司法鉴定对外委托工作整章建制和汇编案例的主要执笔人,还协助北京高院起草编写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参与了全市法院委托鉴定工作平台系统的设计工作,已经成长为一名专业型人才。

  司法鉴定除了理性,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感性。一次诉服办副主任李涛带领鉴定组出外勤,需要将一位老人带到医院查体,做行为能力鉴定。老人的年纪很大了,由于疏于照顾满身污垢气味很大,子女都不愿意搭把手背老人去医院。涛哥二话不说,背起老人下楼去医院。行为鉴定结束后,老李很是生气,这帮子女平时对老人不管不顾,分家析产的时候都冒出来了!涛哥经验丰富,口才了得威严了得,狠狠地教训了这帮子女一顿,告诉他们何为孝道。诉服办的年轻小伙伴说,那一刻觉得涛哥气场二米八,特别帅。

  诉服大厅里的人间百态

  诉服大厅是海淀法院的窗口,一站式窗口区、一条龙服务区、一体化工作区以及各种诉讼辅助设备一应俱全。这里也是海淀法院面积最大的办公场所,每天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当事人,提出申请、递交材料、咨询问事、领取文书、申请复印档案,有人带着喜悦,有人带着愤怒,有捍卫权利的幸福,也有破镜难圆的苍凉,就是没人说这里办公面积超标。

  坚守在诉服窗口的小哥哥小姐姐,一整天下来经常说得口干舌燥,即使下班了也闲不下来,不时就会收到诉服平台上的短信提醒。当然,这份忙碌经常会带来意外的小确幸,当事人一句真诚的谢意、一面感谢的锦旗,都在回馈着大家的真诚善良,让大家收获感动、收获成长。

  有温润如玉的当事人,也必然会有易燃炮仗型当事人,诉服办小伙伴也会经常为海法的司法事业承受委屈。王小彤有次坐窗口接待一位有些年纪的当事人,因为他的一审判决还没有生效,无法直接复印卷宗,只能联系承办法官。不知为啥,当事人顿时爆发了,推倒了电脑,将王小彤额头砸了一个大包。邢玉明主任和冯远安副主任知道后第一时间从楼上奔下来,处理这起突发事件,事后安慰王小彤,有些当事人的引导释明工作困难重重,诉服人员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心理阴影也不会无限的扩大下去,每到节假日,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内勤的姑娘们负责挑选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漂亮包装的苹果,三位主任负责刷卡。

  送达道路上的千山万水

  诉服办有一支集中送达“男人帮”,清一色的帅小伙,这在女性越发撑起半边天的法院很是少见。相对固定的专业化送达团队,可以利用团队作业优势,提高送达效率、合理调配审判力量、协同办案进程,进而实现高效便捷送达。

  依托集约送达平台,海淀法院近年来大力推广着专递送达、电子送达、电话送达,这些送达方式方便了当事人,也方便了法院干警。但是总会有一些当事人快递不收、电邮不留、电话不接,“男人帮”只能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进行集中送达,他们会在烈日下寒风里外出送达,会利用节假日走街串巷,会带着满怀的信心外出,带着一脸满足或者一脸失落回院。“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四个千万形容“男人帮”的工作十分合适。

  一天中午,仝兆清非常沮丧的回到院里,邢主任问他是不是送达不顺利,小仝说:“您别提了!本来上午我打算送达十份文书,结果可好就送了六份。最后那个当事人是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了快两个小时,眼泪汪汪的,我还不能打断他只能听着。”邢主任对小仝这次耐心细致的送达很满意,决定午饭给他加鸡腿。下午,小仝坐进车里,打火,发动,加油,又稳稳地外出送达了。

  又是一年岁末时,在海淀法院,你忙着开庭执行出判决、我忙着调研宣传写总结、TA也到了最忙碌的时候,我们共同经历了再打基础、沉心积淀的2018。诉服办的这些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那些事儿,服务着每一名当事人、服务着每一名海法人,像芷兰、像香茗,芳香着海法的每一个角落。


[供稿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