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执行工作要讲究效率,可有时候执行工作中要“慢”才能出结果。这里的“慢”并非真的是指拖拖拉拉的工作,而是有的执行工作,就是要耐下性子慢慢来。
7月份月张法官顺利执结一起涉腾房工作的行为类案件。这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被告租赁原告房屋及厨具设备用于餐厅经营,后因租金问题诉至法院,最终判决确定双方签署的房屋租赁合同解除、被告将租赁的房屋腾退交付原告。我详细的看了案件卷宗,并通过借阅民事审判卷宗,查看其中与当事人的谈话笔录、判决书等感受到被告并不认可判决结果。
这样的案件最难执行,金钱类的案件还能够通过查、冻扣执行,行为类的案件,必须要和当事人打交道,被执行人不配合,工作就很难推进。执行过程中张法官数次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均未达成和解;多次与被执行人谈话其也一直未能让其主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租房是开餐馆,可协议签订了,人搬进去了才发现,一层由于涉及违建根本无法使用,仅二层5个包间,要如何经营才能盈利回来一年100万的租金。虽说从法律上来看,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义务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查和审核,可毕竟熟人社会中,很多人还是欠缺法律意识,因此吃了亏。
我们提前一周时间,做好了执行预案、安排查看现场、布置人员,并多次开会强调执行方案、注意事项等。强制执行前,心中很是不安,我一直在想象着被执行人情绪失控的场面,甚至都已经想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对策。想到被执行人餐馆里那一房间的锅碗瓢盆,肯定到时候一股脑的全搬走,这些东西清点困难、运送更难。但是,到了执行的时候,我发现我实在是多虑了。
张法官并没有到达现场后直接进行强制执行,而是先和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谈话聊天,在谈话过程中充分表明自己对当事人的理解与同情,还耐心的倾听被执行人的诉苦及感受并一一予以回应。
谈话过程中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也到达现场,法官继续在现场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被执行人也由一开始的戒备渐渐敞开心扉,和法官说双方存在其他纠纷,还有尚未审结的民事案件,想要等待判决结果等,张法官耐心的向其释明该案件于本案并非同一法律关系以及如不履行本案的法律后果。从表情可以看出当事人心中的不甘,但是他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行为,很平静的表示接受法院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井然有序、不到半天时间案件顺利执行完毕,最后双方当事人均对法官表示了感谢。
这,就是执行工作中需要“慢”的部分,工作中,张法官总是这样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为当事人着想,不怕浪费时间耐心的和当事人谈话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很照顾他们的内心感受,时时处处为当事人着想,始终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人民法官为人民。看到张法官对当事人负责的工作态度,看到矛盾圆满解决后,当事人对法官的发自内心的感谢,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