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利剑出鞘,执者仁心——顺义法院执行法官马维生

本站发表时间:[2019-09-2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印象中的法官,应该端坐在庄严的法庭上,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定纷止争端,尽显法律威严。而对于执行法官来说,繁华都市、田间地头,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办公场所。只要发现任何财产线索,深夜凌晨、节日假期,都是他们默默附上的加班时间。或许是工作使然,习惯了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习惯了在执行岗位默默付出、助力新人成长的马维生法官,从“幕后”走到“台前”倒是不太习惯了。

  【戎马半生,归来仍是“马憨憨”】

 

  初识马维生法官,他总给人一副“憨憨”的印象:圆润的脸庞自带“腮红”,见到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很难把这样一幅亲切和蔼的面孔与从军十年、从事法院工作30年的执行法官联系在一起。和他朝夕相处的法院同事却说:“马法官工作起来可一点都不憨!对付那些老赖说拘就拘,雷厉风行,才不是你们平时见到的‘马憨憨’。”“老赖谎称自己血压高、身体弱想逃避拘留,被马法官一眼识破,撸起袖子:来,咱俩量量血压,信不信我比你还高。”

  谈起刚来执行庭时的工作,马法官感叹:“当时执行难,难在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手段找人查财产。”法官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去街道、村委会问,找街坊邻居打听。外出调查、执行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两三个人共用一辆,来回几十公里的路,一去就是一整天。“当时我们要查财产得一家一家地跑银行,哪像现在,系统里一查,在哪儿有多少钱一目了然。过去我们要出去跑好几天办的事,现在不用出门就能完成了。”

  六十岁的马法官仍有一颗年轻的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总是能很快地融入到年轻人的话题:美食、电影、旅游……从微信朋友圈、淘宝、微博,到学习强国、网上办公,他经常戴着眼镜、拿着智能手机到处向年轻人请教。年轻同事缺乏经验,遇到难办的案子、胡搅蛮缠的当事人,马法官总是那个“业务+心理导师”。“年轻人刚毕业就离开家乡来北京工作,有的还没我孩子大呢,工作生活上难免会不适应,和我们离开部队刚来法院那会儿一样。我们当时要学的是法律知识,他们现在需要的是生活阅历。”“马法官从来不批评我们,有时候他憨憨一笑,我们就意识到做错了,该好好学习了。”

  【利剑出鞘,有礼有节灵活多变】

 

  执行法官有四个“千万”: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拼速度、捉迷藏,是马法官的工作日常,长期的执行工作也使他锻炼出了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对付不同类型的当事人自有一套策略。“首先要仔细观察其神态,留意细节,通过他的肢体语言、面部神态,判断他的心理状态和言语的真实性。有的需要震慑一下再慢慢引导;有的表达欲望特别强,需要你耐心听不要打断他;有的就需要抓住他的弱点给他施压,态度强硬才能镇得住。”

  在一起强制腾退的执行案中,被执行人拖欠房租但拒绝搬离,中介公司多次劝告无果。在执行现场,被执行人仍拒绝腾退甚至威胁法官:“我床头柜里有几十万现金,谁敢动,丢了钱你们可要负责任。”对方还拿了一个撬棍,声称让他搬走他就砸了房东的家,“我不住,谁也别想住。”而马法官早已洞察到被执行人的心理:“他其实没那么大胆,就是心存侥幸想耍耍无赖,对付这种当事人就要抓住他的痛点,态度得强硬,先震慑住。”此时的马法官表现出了军人的果敢凌厉:“是你的东西你拿走,不是你的就别动!你敢砸东西我们就对你采取拘留措施,在拘留所呆上15天,别说这些东西,你的工作恐怕也保不住了。我们是执法办案,不是来吓唬你玩的。”此番话震慑住了被执行人嚣张的气焰,马法官顺势站在对方立场上帮他分析利弊,以设身处地的姿态、循循善诱的策略,在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找到矛盾的症结点和利益的平衡点,让被执行人认可判决结果、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执行工作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也是双方当事人矛盾最尖锐的阶段。“过去一提到法院执行,大家想到的就是拘留老赖、强制腾退,随着执行案件越来越复杂,我们的思路也要有所转变。”执行工作除了要让被执行人履行判决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其在法律的强制、利益的驱动、法官语言魅力的感化等多方共同作用之下,意识到抗拒执行的违法性。案子顺利执结的同时,被执行人萌生的抵触情绪及时得到安抚,对法院和申请人的敌意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淡化。

  【执者仁心,暖风执行彰显温度】

 

  去年刷遍顺法人朋友圈的皮皮案,入选为“2018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七岁的皮皮原本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两年前的一场车祸却让他颅脑严重受损、颅骨骨折、双目失明,圆圆的小脑袋上满是针口和缝合线。他的前额被取掉,只靠一层薄薄的皮肤来保护柔软的脑仁。皮皮的父母放弃工作,24小时照看这脆弱的生命,一场接一场的手术,高昂的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难堪重负,而判赔167万余元的肇事公司却拒不履行。

  收案后,马法官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财产,并查封了被执行公司名下的货车。为了实际控制车辆,警车飞驰,从顺义到朝阳、从朝阳到丰台,执行团队数次寻找,终于在某停车场发现了被执行公司名下货车3辆,马法官迅速反应:“立刻启动评估拍卖程序,抓紧时间,行动再快一点……”经过整个团队一刻不停地努力,到位案款80余万元,可是还差一半的钱。“本案是涉未成年人的民生案件,且申请人年纪小、伤势重、急需术后修复。”听过汇报后,顺义法院院长李旭辉亲自督办、统筹规划,决定开展“顺义法院暖风行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执行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40余家媒体全程直播此次执行。

  当天一早,马法官执行团队抵达被执行公司办公场所,这一次,他们将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展开搜查。反复敲门,无人应答;联系法定代表人,又是人在外地的敷衍应付。马法官果断下令:“强制开锁!搜查房间!其余人前往停车场,继续寻找被执行人名下车辆!”停车场一眼望不到边,核查清单泛着刺眼的日光,马法官的眼睛已经有些花了,可他一步一望,生怕错过一辆。在他的指挥下,执行团队成功找到被执行人名下货车五辆,并迅速启动评估拍卖程序。

  与此同时,另一组执行团队带领司法社工专家前往皮皮家,按照我院心理疏导机制,对皮皮一家展开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对案款进行合理规划。这段特殊的经历让皮皮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懂事,他经常搂着妈妈说:“妈妈别难过,我马上就长大了。看不见也不灰心,我还有手有脚。”七岁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既欣慰又心疼。“我们不仅要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把案款执行到位,更要帮助他们一家人抚平精神创伤,让他们能够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明天的生活,让逃避执行的老赖感受到法律的震慑力,让处于困境的申请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当天上午,法官将皮皮一家接到执行局,将前期执行到位的43万元案款交到妈妈手中。得知刚满七岁的皮皮一直想吃生日蛋糕,法官满足了他这个小小的愿望,并在现场为他补过了七岁生日。“这是奶油口味的,我喜欢!谢谢叔叔,这是我过的最好的生日!”皮皮的话让现场很多人泪目。暖风行动结束后三天,被执行人迫于压力,将剩余案款全部汇入法院账户。“皮皮的钱全要回来啦!”各大媒体同步直播报道,这是全体顺法人那天听到的最暖心的消息。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以马维生为代表的执行法官们守护天平奉献芳华,风雨砥砺不忘初心。他们是勇敢无畏的拓荒者,为祖国法治事业筚路蓝缕,为法治中国建设奉献青春。他们无愧头顶的国旗、无愧胸前的法徽,一代代法院人正迈着坚实铿锵的步伐,践行着对公平正义的无悔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解决执行难、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未来可期!


[供稿单位:顺义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