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石敏敏:85后女法官的双面人生

本站发表时间:[2019-11-1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视频软件有1.25X、1.5X、2.0X倍速播放的功能,一键点击,便可无缝衔接实现加速。

  在海淀法院也有这样一位女法官,说话自带加速滤镜,而且至少是1.5X倍速起,她的语速快来源于她逻辑够清晰、思维够缜密、反应够迅速。

  她,就是石敏敏,曾经是一名立案法官,如今是一名速裁法官。

  01「确认过眼神,是对的选择。」

  2009年,一个爱吃卤煮,不爱喝豆汁儿的北京大妞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了。热爱法律的石敏敏,大学时就知道海淀法院作为全国模范法院,不光有尚秀云、宋鱼水这样的先进典型,还有很多响当当的首例案件。毕业时,她果断选择报考海淀法院。

  入院后,她先是在民一庭担任法官助理。后因我院开展诉前审查工作,便调入立案庭,接手过案件送达、处理管辖权异议、疑难案件及群体案件的化解及调解工作,也接手过民商事案件、刑事公诉自诉类案件的立案工作。

  2016年我院推进多元调解工作机制,她参与了组织和筹备,并对离婚、继承、司法确认类案件进行调解和速裁,成为了敢于“吃螃蟹”的人。

  02「案子就堆在眼前,根本没有留给我转变、适应、学习的时间,我必须无缝衔接,跟上庭里人办案的快节奏。」

  2018年1月,石敏敏来到了当时的民六庭,转身成为一名速裁法官。当时,她的团队只有法官助理刘志超,和一名顶岗实习的书记员张涵。刘志超负责开庭、核对判决等工作,张涵负责发起诉、归档等工作。

  头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都要开庭到下午近六点,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泡在法庭,不同类型的案件交叉进行,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不停转换。她在走廊里永远都是走路带风行色匆匆的状态,只有当一天的庭审全部结束时,她才能抱着卷宗慢下来,走回办公室的过程中,脑子里想的还是白天的庭审。

  很多办公室里都可以看见她请教问题的身影,比如:交通类案件她此前从未接触过,便搜集了很多老法官的判决书,拷贝了他们的开庭笔录,自己归纳出了庭审中的审理要点和裁判标准。

  「午饭后,我们经常不由自主地聚在走廊里讨论案子,这是第一速裁团队独特的午休方式。我们还有一个“法官微信群”,在办案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求助,总是会得到想要的答案。」石敏敏如是说。

  03「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调解工作贯穿庭审始终。」

  收案后,石敏敏会第一时间进行阅卷分类。速裁工作是团队化“作战”,对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需要生活经验老道的调解员帮忙化解纠纷时,石敏敏会将案子移转给调解员,调解员从“情”入手,石敏敏则从“理”上促进矛盾的化解。

  对于案情简单、法律关系明确,可以开一次庭解决问题的,她绝不会费二遍事,方便当事人也方便自己,有效提高庭审效率。遇到复杂案件,她会慢下来,带着抽丝剥茧的精神,谨慎心细地去理清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

  综合考虑速裁案件的特点,石敏敏会把调解工作贯穿整个庭审过程的始终,开庭时“面对面”审清案件争议事实,找准分歧点,一旦发现有调解余地,火候一到,时机成熟,便开展“背对背”调解,通过“走廊工作法”迅速化解矛盾,尽快促成“案结事了”。

  2018年,她共结案1645件,截止到2019年10月30日,她结案873件,在第一速裁团队名列前茅。

  04「法官不光要懂法,更需要有一颗同理心。」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法官,在处理一些家庭纠纷上,她也有过犹豫和挣扎。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她曾审理过一起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因为父母的过多干涉,最终选择离婚。后来因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走上了法庭,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均不肯做出退让。

  开庭时,女方在法庭上情绪激动、痛哭流涕,无法理智地做出判断,几乎全程都在给父亲打电话,让其帮忙下决定,中途她甚至因为无法控制情绪一度从法庭夺门而出。石敏敏把女方劝回法庭,释明了庭审纪律,看到女方跟自己年龄相仿,她耐心地安抚对方,帮她分析利弊,像朋友一样开导她,“吐槽”了同龄人都有的困惑。

  最终,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调解工作,双方化解了心结,达成了调解协议。那天都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外面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当石敏敏送当事人出法院时,他们对她报以的感谢,足让她觉得天空都放晴了。

  05「叩问来时路,坚定新征程。」

  今年是石敏敏在海淀法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回首来时路,她的初心也经历了起伏。刚入院时,她秉承“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面对每一个未知的挑战信心满满。

  可是在海淀法院的每一个民事法庭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有大打出手闹离婚的小两口儿,有为了分家产撕破脸皮的亲兄弟,有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上法庭的左邻右舍。面对这些,她也曾困惑迷茫,但她用初心和坚守告诉我们,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其实可以很具体。

  每一起案件、每一次开庭、甚至是反复琢磨后敲打的每一句判词,都构筑着法治中国这个宏观图景的微小颗粒。正是这种平凡,造就了这份职业的不平凡之处。

  06「用脚步丈量世界,奇遇不同的人生风景。」

  法官这项事业赋予了她理智和严谨,但是生活中的石敏敏又是另一种画风。她绝对称得上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除了是一个公认的“吃货”,喜欢画画的“少女”,她还热爱旅行。

  她披着夜色,在尼泊尔徒步,感受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山之巅的惊喜;她带着憧憬和无所畏惧,在古老而神秘的尼罗河畔感受风和日落;她短暂告别城市的喧嚣,前往瑞士感受因特拉肯百万次方的美,在巍巍雪山、湖光山色中放空自我;她在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土耳其乘坐滑翔伞,在千米之上的高空感受海的壮美;她带着对自然的崇敬在肯尼亚坐着热气球追逐迁徙的动物,感受生命的色彩和意义。

  她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她带上灵魂,打破所有循规蹈矩的桎梏,说走就走。

  未来可期,还有无数美好的、未知的、无限的可能在等着这位年轻的女法官。


[供稿单位:海淀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