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间,海淀区花园路街道某社区的基层干部们像往常一样巡查每个院落,并协助志愿者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测温、登记等工作。
20时左右,居委会潘主任接到志愿者电话——“现在有一男一女没有出入证件,也不配合登记,说什么也不听,非要进咱们的A号院!您快过来看看!”
听着那焦急的话语,社区工作经验丰富的潘主任感觉有点不对劲,转身对正在支援防疫值守的海淀法院陈争争法官说“陈法官,A号院发生了点冲突,我过去看看”。
有着30余年审判经验的陈争争法官听着“冲突”二字格外“亲切”,脱口而出“主任,走,我跟您一起过去看看!”
赶到现场经过交谈得知,闯进院的是一对刚从国外返京的年轻夫妻俩。
“我们的房子就在院子里,怎么就不能进去!”夫妻俩气势夺人。
“你们没有在我们这登记,没有出入证,怎么证明你们的房子在这儿?!”当班志愿者也是义正言辞。
陈争争法官一边安抚各方情绪,一边询问着事情原委。得知夫妻俩刚从国外回京,此前通过中介在这个院落里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过户手续都已经办完了,当晚是来找卖家现场交接钥匙的。
“不能偏听一家之言”这句已经深入骨髓的办案原则让陈法官觉得还不踏实,于是她让当事方拨通中介电话。经过电话询问,确认了购房行为属实,且约定了当日现场交接,但由于疫情影响,中介公司工作人员无法回京到场协同交接。原房主也表示由于疫情影响无法找到搬家公司而无法腾房。
于是,陈法官又向当事者就疫情影响导致履行合同受阻应适用“不可抗力”等问题进行普法,并就防疫期间小区实行封闭管理问题进行说明,专业、细致的分析和说理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是,买房方仍坚持要当日拿到房屋钥匙。
为了推进矛盾的进一步化解,在陈法官建议下,社区干部请求派出所出警处理,最后。经过多方调和,晚上十点左右,这对夫妇离开了小区。
一旁的社区主任对她直竖大拇指:“陈法官,真是感谢您,太专业了!不仅帮着化解了冲突,也给我们几个社区干部上了一次法律课。”
“您客气了,咱们共产党员就是服务老百姓的!”说完,陈法官离开值守岗位,顶着寒风准备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