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一座繁华的犹太城市,耶稣离开故乡后的布道之地。但迦百农的居民拒绝信奉耶稣,耶稣离开后这座城市开始陷入混乱,逐步没落。电影中的赞恩一家为了避难,从叙利亚逃难到黎巴嫩,生活在一个没落的迦百农似的城市,生活被废墟、贫穷、饥饿所包围。电影以赞恩起诉自己的父母串联起他所经历过的混乱的生活。
赞恩已经12岁了,可身材瘦小,看起来只有7、8岁的样子。赞恩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租住在一间非常窄小的房子里。为了生活,赞恩学会了撒谎买处方药,再混在水里交给监狱的哥哥售卖;也不得不在楼下小卖店打工,搬桶装水、送煤气罐,这种成人都觉得辛苦的工作赞恩却习以为常,周围的人也习以为常。十一岁的妹妹萨哈被卖作人妇打破了赞恩对家庭最后的忍耐,他愤然离家,在外漂泊,四处碰壁。最终,回家寻找身份证明的赞恩因得知萨哈流产大出血去世而伤人入狱。在狱中赞恩得知母亲再次怀孕,他便对自己的父母提起了诉讼,理由就是“他们生了我”,他不希望再有孩子像他这样长大。
我本以为在法庭上赞恩的父母面对赞恩的讲述与指控会羞愧难当或者会像个泼皮无赖一样耍混,进一步刻画出一对不称职的父母的形象。但赞恩父母流露出的痛苦和无奈让我意识到,电影想表达的也许不仅是父母要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还有全社会应当关注“难民”这个群体,给他们以生活的空间。回顾赞恩将一岁多的约纳斯交给证件贩子的瞬间,我看到了他父母的影子。的确,坐在庭审席上的任何人都没有体会过这些无身份证明的人们暗无天日,东躲西藏的生活,也无法明白身处其中的生存窘境,绝望与悲哀。影片折射出来的“童工”问题、“童婚”问题、“难民”问题,每一点都让人们感到窒息。生活让每个人都感到不易,但是像赞恩这样的难民,却让人感觉到无助和悲凉。在这部影片中,我无法剖析人性的善与恶,贫穷才是让人感到窒息的罪魁祸首。
影片的结局是美好的,好心人对赞恩一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移民瑞士重新开始生活,赞恩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学。赞恩一家是幸运的,他们的生活终于有了希望,但还有很多不幸的人仍在苦苦挣扎。也许这部影片的成功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难民”问题,期待有更多的赞恩获得自己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