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让少年儿童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2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罗洁 王丹凤

  2020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七起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切实贯彻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精神,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最高人民法院回应社会关注,积极作为,向全社会宣示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价值追求,彰显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鲜明立场,不仅为焦虑的家长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给不法者以重创,更抚慰了社会公众受伤的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花朵能够绚丽的绽放,需要多方的精心呵护。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筑牢法治底色。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关于依法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织细织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次最高法集中发布典型案例,是要用生动鲜活的事实,警告心怀不轨的违法者,伸手必严惩、作恶必重判。人民法院对侵犯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让法治底色更加鲜明亮眼。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夯实教育根基。学校、法院齐发力,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学校认真了解孩子的具体需求,将法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培育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让孩子们学会对侵权行为勇敢说“不”。法院与学校密切合作,送法进校园,通过鲜活的司法案例,对师生进行普法宣传,树立师生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让孩子们善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定期邀请师生走进法院,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法律的权威,坚定法律信仰的决心,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共同发力,浇灌营养。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挥以重拳,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不给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提供滋生的土壤。最高法发布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之后,话题热度迅速飙升,收获大量网友关注,营造了健康的法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办亲子法治课堂,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同时,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思想动态,营造双向沟通、互动的健康氛围,及时发现、疏解未成年人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共同维护和谐亲子关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筑牢法治堤坝、夯实教育根基、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杜绝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事件的发生,让少年儿童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供稿单位:房山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