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是他们,让这里成为京知Plus!

本站发表时间:[2020-07-24] 来源:北京知产法院 作者:

  北京知产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伏案阅卷加班加点,他们科学管理能动司法,他们积极沟通促成调解,他们为省时间亲自送达……

  他们就是一个个敢打硬仗的法官团队。

  作为司法审判的战斗单元,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在疫情下全力以赴努力结案的。

  一、科学管理、把控流程、重视细节

  1。 分类管理、科学规划

  各法官团队探索适合本团队的工作方法,根据案件性质、审级、案由等分类,实现全部案件在程序方面科学管理。

  建立计划表、进度表、任务清单、案件档案库,使流程紧凑,信息清晰,节点明确,提升了审判工作效率。李洹法官团队通过这样的形式规划工作,第二季度结案221件。

  不少法官团队采用“3C工作法“审理技术类案件,即Cloud(云共享协作)平台、Classification(案件分级管理)机制、Case-report(案件庭前报告)方法。

  2。 重视庭前准备

  做好庭审提纲,对案件事实在庭审前就做到心中有数,围绕关键点,在庭审中重点聚焦、详细记录。

  3。 重视庭审环节

  在技术调查官协助下就专业问题进行详尽的调查询问,争取所有焦点技术问题都在庭上解决。技术类案件结案最多的陈勇法官团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了审判工作效率的提升。

  庭审后法官与当事人、书记员一起确认庭审笔录。笔录是裁判文书撰写的重要依据,在诉讼参与人签字前,法官也有必要对庭审笔录进行检查和确认,做到无误无漏。

  4。 把控流程,抓紧判决撰写黄金期

  一个高效的法官,会在庭前阅卷时初步撰写判决事实部分,厘清焦点难点重点,开庭询问时做到有的放矢,庭后迅速完成判决说理部分。

  “我写判决喜欢先难后易,庭后10日是判决撰写的黄金期”,张晰昕法官表示,“当一个判决还没写完又要开另一个案件时,我会对未完成的判决文书初稿做好标注,如审理思路、需要研究的问题、已研究的问题和结论等,便于后续文书撰写时快速进入思路,既不会漏审,还能提升效率。”

  二、打好团队配合战

  1。 法官助理升级“法官助理plus”

  法官助理分担了部分法官的非核心职能,让法官集中精力于审案定案。如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由助理主持证据交换环节,让法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后续的技术比对环节。

  2。 书记员是隐形“大boss”

  书记员制作详细的案件流程信息表,掌握每个案件的时间节点,排庭难易结合,张弛有度,推动团队不断前进。

  3。 团队士气高涨

  书记员“庭前程序性辅助”+法官助理“庭后实体性辅助”+法官“全流程把控”=案件审判过程。书记员工作紧扣管辖、送达等程序性问题;法官助理工作注重草拟文书、调解工作;法官在业务上给予指导,让整个团队实现快速对接,高效运转。

  除此外,向绪武、宁勃法官还分享到:“团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气氛融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三、依靠当事人配合 多元化解纠纷

  1。 鼓励当事人和律师线上开庭

  适应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动员当事人和律师采取线上开庭新模式。

  担心线上开庭表达不充分?证据交换会泄密?不存在的!线上线下一样的,法官的微表情都能一目了然,审理能力不掉线!

  2。 全程调解、指导履行

  关注争议焦点及利益诉求,在审理全程进行调解,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调解建议,并指导当事人及时履行。

  赵明法官表示:“我团队多起调撤案件,均是在庭前做通当事人工作,直接将和解协议记入笔录,并积极鼓励当事人通过电子转账等方式当场履行完毕。“

  四、加班加点,就是干!

  1。 助理下沉,团队仍抓紧结案

  卢爱媛法官团队六月线上开庭109次,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法官助理下沉社区,我和书记员自觉分担下沉助理任务,法官助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回院处理工作。”

  2。 撸起袖子加油干!

  午饭时间写判决,晚上回家查资料。节假日不休息,8点下班是常态。

  虽然不能逐一采访报道,但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的司法战役中,有北京知产法院每一个法官团队的名字。


[供稿单位:北京知产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