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漂女孩因意外去世,父母向其任职公司索赔为儿子买房,引发舆论热议。这个事件集合了容易刺痛大众神经的要素,在子女特别是单身女性追求独立的同时,她们对于家庭的责任边界,多子女之间的相互扶持,父母与子女观念的冲突,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尽管我们常常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感慨,现实还有残酷的另一面,父母对子女而言变成了一种难以承受和负担。所谓养儿防老,子女赡养父母理所当然,法律也规定子女对父母应当履行赡养扶助义务。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是纯粹的经济上的赡养关系,还有情感关系,面对父母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子女有拒绝的权利吗?特别是单身女性,她们脱离家庭走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独立和自主观念不断加强,对于原生家庭的依恋可能与父母的期待之间存在差距,父母一代大多秉持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子女与父母不会脱钩,这一方面导致子女的心理和精神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在多子女家庭中,有些父母参与甚至指挥子女之间的相互扶持,也容易引发矛盾,就如杭漂女孩的微博来看,家庭和父母更多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可以依靠的温馨港湾。
社会发展带来的年轻一代个人意识的变化,与传统家庭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从伦理社会进入工商社会,家庭结构更加独立,子女倾向独立、自主掌控生活,家庭观念更加理性;但是父母观念转变较慢,他们对于子女生活的参与感并未减弱,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受到重视,子女对其缺少关爱,子女追求自主,而父母感受到的可能是孤独。如何弥合这二者之间的落差?对于子女来说,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父母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尽可能多的给予关爱和照顾,同时要改变父母的观念,理性沟通,避免生硬拒绝,也不宜一味满足父母的要求,量力而行。于父母而言,要注重关心孩子,去关怀而不是索取,不提出超出子女能力的要求。作为子女,父母有二十余年的养育之恩,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馈父母。父母子女不是对立的关系,由于观念差异和家庭环境,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冲突,但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非可以轻易割裂,否则杭漂女孩会直接拒绝父母的要求,而不会忍受心理折磨和煎熬。由于父母的观念转变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子女也可以多和父母交流新的观念和生活理念,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互相支持,让父母成为子女可以随时依靠的港湾,子女也要谨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反哺父母。
父母、子女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也存在血缘和情感的联结,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家庭结构也发生变更,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始终是独一无二、值得珍惜的,子女在追求自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回头看看一直望着我们前行的父母,父母也要更加开放地拥抱时代,不做负累,勇敢地放手,给予更多温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