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放管服”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小编从会上获悉,两年来,首都公安机关推出便民利企“放管服”改革新措施52项,涵盖户政、交管、治安、出入境等群众、企业高频办事领域。
其中,警保合作远程处理交通事故、全面推行电子居住证(卡)、建设推广电子印章3项举措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全市首创举措2项,2020年全市政法系统社会测评满意度排名第一。改革举措大多数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办事群众更安心 推出15项防疫便民举措
2020年以来,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公安窗口工作全面开展延时服务。同时,创新服务方式,从交通、户政、出入境等群众企业办事的高频事项入手,创新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加急办、便捷办、预约办等方式,推出延期办理出生登记、居住证、交管业务网上自助办理、出入境证件加急办理等15项防疫便民举措,既满足疫情防控中群众企业办事需求,又最大限度减少线下接触频率,降低疫情传染风险,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办事环节更简约 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19年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66%、压缩办理时限60%;2020年,又进一步精简材料43%,压缩时限25%。
清理各类证明34项,让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替代群众“跑公章”“开证明”。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9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实现授权综窗人员直接受理、授权进驻人员直接审批,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办事方式更智能 办理网上预审核预约事项521.3万余件
打造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全面建成集信息发布、网上办理、解读回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7×24小时网上公安局,逐步实现了户政、出入境、治安等144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两年多以来,已办理网上预审核预约事项521.3万余件。
通州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建设了出入境智慧服务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从“智能引导”到“一站式智能自助办理”“一桌式智慧受理”等服务,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的预期目标;怀柔公安分局一站式办事大厅将公安业务进行整合,22个窗口可办理106项业务,实现了出入境、户政、治安、交通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
服务企业更主动 推动建成覆盖16个区电子印章系统
为解决企业“办证难”的问题,市局将治安、网安部门12个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5个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对企业“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
推动建成覆盖16个区电子印章系统,无需携带、无需转递、无需跑腿,秒间速达、海量储存、海量管理、海量查询,挂失、注销、补发均安全高效。截至目前,已制作备案电子印章30万余枚,为全市政务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文件签盖410余万次。海淀公安分局率先核发全市第一件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已承诺审批许可特行企业38家,实现了受理当日发证。
同时,与国家移民管理局建立“部市合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在全国领先的移民管理服务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支持北京创新发展新政落地见效。
执法运行更阳光
市局全面系统梳理首都公安机关行政许可等7大类1215项行政职权,动态调整公示权责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动态调整公示首都公安机关1029项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推动实现“同案同罚”。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行政检查单制度,制定12个业务系统32个检查单模板,杜绝“随意检查、任性检查”。畅通外部监督渠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公安局分中心统筹牵动市局、分局两级“接诉即办”队伍,对所有行政管理类派单逐一盯办,解决率、满意率连年提升。实现“网上北京市公安局”等线上平台与线下41个专业大厅“好差评”系统对接,促进窗口服务水平提升。
据了解,今年首都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工作将以深入推进全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将继续推出“放管服”便民举措,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