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诈骗分子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从冒充公检法诈骗到投资理财诈骗,可谓是花样百出。最近朝阳区检察院审查处理了一起谎称通过包装身份、抄写材料就能获得贷款的新型诈骗案件,受害者多达上百人,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诈骗团伙到底是怎么实施诈骗的。
宣传
这个打着咨询公司名义的诈骗团伙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一部分人是所谓的“业务员”,主要负责在各种微信群里发布贷款广告,号称不管信用多差的人公司都能帮助其贷到款。一旦有人主动咨询,“业务员”就会向其详细介绍公司的贷款办法:先给借款人包装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份,然后让其按照提前准备好的话术材料接受贷款公司人员面签,面签通过后即可成功贷款,而公司只收取借款人一点点手续费。如果对方上钩,“业务员”便会将其约到公司详谈。
包装
借款人到了公司之后,“渠道部经理”就粉墨登场了。“渠道部经理”会给借款人提供一份除了名字是借款人之外,其他信息均系伪造的身份材料。在这份材料中,借款人被包装成公司高管之类的身份,并且详细列明了公司业务、产品、地址等各种详细信息,“渠道部经理”会告诉借款人只要将材料中的内容全部背下来,便可以通过贷款公司人员的面签,得到贷款。借款人同意之后,公司便会收取其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手续费。
面签
随后,“渠道部经理”安排“渠道部员工”带着借款人来到所谓的面签场所,由另一伙犯罪分子假扮的所谓贷款公司人员进行面签。面签过程中,“贷款公司人员”会就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提出问题,但提供给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材料内容又多又杂,很难全背下来,而且“贷款公司人员”还会提出诸如“到公司坐几路公交车经过几站”;“公司电脑具体型号参数”等极为刁钻的问题,确保借款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答对全部问题,之后便以面签失败为由拒绝贷款。
笔试
贷款失败后,“渠道部员工”会“痛心疾首”地埋怨借款人不争气,正当借款人失望自责时,“渠道部员工”会“好心”告诉借款人,只要再交一些钱,公司可以给其升级为“VIP”待遇,不用背诵材料,面签时直接给材料照着抄写就行。然而这又是一个圈套。“渠道部员工”提供给借款人的抄写材料有两个在细节上有所不同的版本,借款人抄完交上去后,“渠道部员工”会暗中将抄写材料换掉,然后再以借款人抄写错误为由再次拒绝贷款。
送礼
骗局到此就结束了吗?并没有。如果借款人还是不甘心,“渠道部员工”会再次“好心”提醒借款人花钱买点烟酒给公司领导送礼,让领导给通融一下。如果借款人真的送了礼,公司领导自然不可能真的“通融”,而这些烟酒也就被诈骗团伙的成员们瓜分了。至此,借款人不仅一分钱没借到,反而被骗了一大笔钱,当借款人醒悟过来,上门讨要说法时,诈骗团伙早已逃之夭夭,改换门庭,换了地址继续物色新的诈骗对象了。
无论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段如何翻新,请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需要贷款,一定要到银行金融机构或正规的网上贷款平台上进行贷款,不要轻信小广告上那些天花乱坠的虚假宣传,那些看似美丽的诱饵背后,往往隐藏着致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