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检察院

北京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科学谋划,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为基层检察院建设积累有益经验

本站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暨第七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大会,会上授予全国200个基层检察院第七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授予50个单位第七届“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怀柔区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北京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荣获“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京检在线将推出专刊,分期介绍顺义区检察院、怀柔区检察院和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的经验做法。今天介绍的是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的先进事迹。
  北京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双一流”创建活动的牵头责任部门,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高检院、市检察院党组工作部署,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为全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图为市检察院政治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一、注重科学谋划、把握工作规律,通过“双一流”创建活动明确基层院发展方向
  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牵头负责基层检察院“双一流”创建活动,确定了三年集中创建时间,划分为思想发动、稳步推进、总结提高三个阶段,组织全市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院积极查找与“双一流”的差距,明确创建活动的主攻方向和阶段性目标任务。
  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及时制定“双一流”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设置由共性指标、各单位特色指标、外部评价指标组成的创建活动指标体系,形成相对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引导检察人员深刻理解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标杆和指向意义,将创建“一流检察院、一流检察队伍”的目标贯彻到各项检察工作中。每年年底通过各单位自评、市检察院各部门对口考评、政治部和纪检监察部门审核、党组研究等程序进行考核评估,产生争创“双一流”综合先进单位和特色先进单位。
  二、注重政治强检、强化政治统领,通过“双一流”创建活动锤炼基层检察队伍忠诚政治品格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长效机制,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政治培训融入业务培训抓出成效。
  一是抓住“关键少数”示范学。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读书班”“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专题学习”等专题培训,发挥好领学促学关键作用。
  二是推进政治轮训“全员学”。把政治轮训作为“政治强检”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首都检察机关创新发展总体纲要》,研究制定《北京市检察机关政治轮训实施方案(2019-2021年)》,强化全员思想理论武装,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三是丰富形式载体“创新学”。充分发挥北京市检察院党校、首都检察陈列馆、政法党建教育基地“一校一馆一基地”主阵地作用和“两微一端三网”等移动平台辅助作用,突出理想信念、党性党规党纪教育;组织优秀青年检察人员、党务工作者赴红旗渠、西柏坡等地开展党性教育,有效提升干部政治素能;创新打造“检察官夜校”、“青年党校”、“90后讲党史”“检察微党课”等特色政治培训品牌,不断推动政治培训与时俱进、实践创新。
  三、注重素质强检、抓实业务培训,通过“双一流”创建活动锻造基层检察队伍过硬素质能力
  以锻造检察队伍过硬素质能力为目标,抓实分级分类业务培训。
  一是综合构建四级七类培训机制。打造聚焦处级领导干部、检察官、政工党务干部、优秀青年人才、先进典型、新入职人员等七类重点群体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
  二是聚焦检察业务工作,多维度强化专业化培训。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司法体制改革、检察业务建设和新时代检察人员素能新要求,创设“京检大讲堂”“京检实务论坛”“京检新知学堂”等培训平台,围绕加强法律监督、全面提升办案质效,“捕诉一体”、“扫黑除恶”、“认罪认罚从宽”等重点问题,以及政策理论、形势任务、前沿新知等专题,组织举办分级分类培训,夯实检察人员业务本领。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教育培训特色品牌。持续打造“实务+实战”业务实训特色品牌,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显著提升;持续擦亮“练兵+竞赛”业务竞赛品牌,连续6届举办检察业务竞赛活动,发现和储备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和高层次人才,被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品牌”;合力打造“跨域+同堂”联合培训品牌,与天津、河北检察机关联合组织京津冀优秀检察人员培训班,在全国检察区域联合培训工作中发挥了排头兵、指向性作用;创新打造“线下+线上”网络培训新品牌,为检察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提供“京检云课堂”全新培训学习载体,先后发布检察业务云课程46期,多部课程被中央政法委、国家检察官学院选用向全国推广。
  四、注重突出重点、破解基层难题,通过“双一流 ”创建活动解决基层院实际问题
  在基层检察院创建活动中,聚焦基层基础建设、检察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完善制度机制,破解基层发展难题。
  一是加大联系基层力度。出台《关于完善北京市检察机关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口联系1至4个基层院,全市120余名基层院领导班子成员人均联系1个以上基层党支部,每年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研究制定《加强北京市检察机关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先进典型发现培育、推树宣传、激励保障、跟踪培养等制度机制,推进形成“身边有榜样、岗位有标兵、领域有专家、单位有典型、系统有楷模”五个层级先进典型群体,带动基层检察队伍蓬勃向上的活力,形成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2016年以来全市基层检察院共有195个集体和190名个人获得市级系统以上表彰。
  五、注重统筹兼顾、融入中心工作,通过“双一流”创建活动推动基层院创新发展
  坚持基层检察院建设与检察中心工作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按照市检察院党组提出的坚持政治强检、履职强检、改革强检、素质强检、科技强检、公信强检的新时代首都强检战略,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与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服务保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提升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通过争创“双一流”强化人才建设,建立专业化办案机构、办案组织,加大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全市有14人荣获“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72人荣获“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753人入选北京市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工程;在近年来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13人荣获“全国检察业务标兵”、14人荣获“全国检察业务能手”。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中,北京市检察机关2人荣获 “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供稿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