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的宣传主题是“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和地球”,我国的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保护好野生动植物,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办案力度,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用足用好提出检察建议、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积极办理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
联合开展宣传活动,野生动物云放归
今天上午,北京市检察院联合市园林局、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多家单位,在房山区牛口峪湿地公园举办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律等相关问题与社会公众直播互动,并现场放归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大斑啄木鸟、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翘鼻麻鸭三只野生鸟类。
保护野生动植物,检察机关在行动
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状态,以最少司法投入获得最佳社会效果。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新时代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中努力实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双赢多赢共赢”。朝阳区检察院办理涉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帮助被非法收购的濒危野生海龟得到及时收容救护,促进相关监管机关出台了区域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救护工作制度。
支持行政机关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落到实处。平谷区检察院、密云区检察院办理支持行政机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会同各方在增殖放流的窗口期进行鱼种投放,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知多一点
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职能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根据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主要领域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等领域。
北京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完善以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支持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支持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提起诉讼为基本框架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格局(简称“三诉两支”),通过一件件案件的办理,切实守护公益,为建设美丽北京积极贡献力量。
野生动植物保护,关系到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野生动植物保护属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范畴的细分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如发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损害社会公益的问题或现象,可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进行举报,让我们共同维护公共利益、守护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