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检察院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保护野生动物 共建绿色温馨家园

本站发表时间:[2021-03-09]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01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在我国哪些野生动物受到保护?

  近期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就是受保护野生动物的花名册。《名录》共收录野生动物980种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7类。

  03

  北京地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名录》中在北京地区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108种。我们熟知的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羚、大天鹅、灰鹤、鸳鸯等。值得注意的是,画眉、云雀、蒙古百灵、蓝喉歌鸲、红胁绣眼鸟等笼养鸟也在《名录》上榜上有名哦。

  04

  检察公益诉讼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

  作为四大检察之一的公益诉讼检察,近年来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野生动物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中居于重要地位。毫无疑问,野生动物保护也是检察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

  具体来说,对负有野生动物保护职能的行政机关监管漏洞、怠于履职等行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等形式,督促其严格监管、积极履职;对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狩猎、杀害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支持社会组织或自行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等形式,要求违法犯罪人员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修复生态等民事责任。

  05

  检察公益诉讼保护野生动物的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健全执法管理体系及职责,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意见》,明确野生动物保护重点领域。发布《检察机关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强化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例指导。

  案例

  2018年4月至6月间,袁某某、杜某等21人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穿山甲及制品11只。2019年1月4日,检察机关以被告人袁某某等21人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针对本案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21名被告人连带承担非法收购、出售11只穿山甲造成的生态资源受损费用合计88万元,最终得到法院支持。

  本案中21名被告尽管不是直接猎杀者,但其违法行为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平衡,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公益诉讼,使不法分子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生态环境修复等民事责任,进一步加大了非法猎捕、买卖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的犯罪成本和打击力度,有效震慑了其他潜在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了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呼声。


[供稿单位:北京市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