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检察院

【我为群众办实事】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走进北京南站、北京动车段开展禁毒法宣活动

本站发表时间:[2021-06-30] 来源:北京铁检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亚林带领第一检察部(刑事犯罪检察部)和第二检察部(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检察部)干警赴北京南站、北京动车段开展“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主题法宣活动。

  活动现场,检察干警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发放手册等方式,结合近年来本院办理的典型案例,向来往旅客讲解了我国禁毒史和毒品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帮助人民群众增强“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切实做到不吸毒、不贩毒、自觉抵制毒品渗透,并引导其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

  毒品对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社会稳定都带来严重危害。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将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持续推进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禁毒意识,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

  毒品危害知多一点

  1、传统毒品(第一代毒品)

  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与化学合成为主的新型毒品不同,传统毒品取材于罂粟、古柯等草本植物,作用于人体大脑阿片系统,偏重于搞垮吸毒者的身体,导致吸毒者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降低,最终威胁吸毒者的生命。

  2、新型毒品(第二代毒品)

  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在我国,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主要流行于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吸食者在吸食后一般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

  3、新精神活性物质(第三代毒品)

  指为逃避执法打击而对列管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或麻痹效果。该类物质少量吸食会出现心动加速、血压升高、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大量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应,严重的会精神错乱,甚至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第三代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有的危害可能高达传统毒品的上千倍甚至更高。

  4、药物滥用

  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一些治病的药品若被滥用,极有可能变成“致命”的毒品。除了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大众知晓的毒品,地西泮(安定)、止咳水、曲马多、丁丙诺啡等都可能作为“毒品”来使用。


[供稿单位:北京市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