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密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这里,公共法律服务“四通八达”

本站发表时间:[2019-03-2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北京市司法局推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四四六”(四大平台、四级网络、六大民生工程)模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项目四大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市密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2015年运行以来,为远离市区的群众持续提供便捷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集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同时发挥区域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的作用。

  密云区司法局积极适应新时代对司法行政工作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通过扎实做好区法律服务中心、镇(街)法律服务站、村(社区)法律服务室三级实体化平台建设,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项目,形成一条上下贯通、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主干道,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目前,20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全部建成,统一配备电脑、智能触摸一体机、等候座椅、服务内容公示牌等物品,以便为当事人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室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联系点,全区386个村(社区)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室。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村居顾问律师、公证员、社会工作者、法律志愿者和司法助理员定期到村(社区)对前来咨询和寻求帮助的群众进行“坐诊”,实现窗口往基层一线前移。2018年,密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办理公证1697件,办理法援案件898件,接待群众来访和接听来电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

  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是群众最直接、最便捷寻求法律帮助的地点,通过做好老百姓的“六大员”:法律事务的引导员、法律知识的宣传员、调解矛盾的协调员、法律援助的代理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弱势群体的安全员,充分发挥村居法律服务律师的作用。

  在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同时,密云司法局大力发展“互联网+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其中,每个村(社区)组建“法润百姓”微信群,吸纳所在村的“两委”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志愿者和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等,为百姓提供“点对点”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供稿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