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从高铁上说起
这是一次与速度的较量
北京南站开往滨海北站
列车已经发车
请旅客扶稳坐好
……
事发突然 奋力抢救
今年9月中旬,在北京开完会的刘启轩赶到北京南站,准备乘坐高铁返回工作单位——位于天津腹地、距离北京150公里的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医院。从北京南站到滨海北站的高铁每天只有一班,单位有许多事务等待他处理,还要出门诊给服刑人员看病,哪一件都不能耽误。
列车启动后,刘启轩闭目养神,耳边传来了紧急播报声:15号车厢有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如果旅客中有医护人员,我们急需您到15号车厢提供救助。
刘启轩(左二)在列车为突发疾病乘客提供紧急救助
刘启轩听到,迅速抓起背包向15号车厢跑去。15号车厢内,一名男性乘客瘫倒在椅子上,脸色煞白,已说不出话,脑门和额角渗出豆大的汗珠。家属、乘务人员、乘警和很多热心乘客围在一边,焦急地等待。同车厢一名护士在为他测量血压和心率——都在正常范围内。
刘启轩和护士一起扶着患者斜躺在椅子上。向家属询问得知,这名患者四天前刚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做完股骨头手术。由于老家有急事需要处理,他出院当天就乘车赶往沈阳。因行动不方便,从早上开始就没有进食。
患者没有心脑血管病史,股骨头置换术后四天有肺栓塞的风险,不过看情况低血糖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低血糖,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病人的生命也十分危险。车厢内没有辅助的检查设备,但多年的诊疗经验让刘启轩相信自己的判断。
刘启轩让列车长通知前方车站做好准备,安排救护车上站台。患者如果病情恶化,需送往医院急救。列车长迅速布置任务,乘客纷纷将随身携带的糖果、饮料和速效救心丸递到刘启轩的手里。刘启轩把糖块和果汁给患者服下,这时,车厢一位心内科医生也赶到了,二人沟通了病情。
几分钟后,患者的症状慢慢缓解,开始和周围人交谈。家属悬着的心放下。鉴于患者的状况不需要下车就医,到达天津西站后,医生、乘务人员和家属一起把他抬到了商务车厢——里面有座位可以平躺,有利于恢复体力。
安顿好后,刘启轩又为患者测了几次血压和心率,确认对方没有大碍。正巧车上的心内科医生也去沈阳,刘启轩把患者托付给对方后,到站下车。
医者仁心 交口称赞
回到单位后,刘启轩对列车上的事只字未提。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救助乘客的一幕被单位同事看到并拍下了照片。
事发当天,清河分局机关财务处民警叶虹君也在15号车厢,身为新警,他并不认识刘启轩,但他亲眼见证了刘启轩救治患者的全过程,并“偷偷”拍了一张刘启轩施救照片,直到两人下车后共同坐上了回单位的车,叶虹君才知道刘启轩原来是自己的同事。叶虹君将情况报告给医院政工部门,之后,刘启轩在高铁上救治乘客的事便在单位里传开。
50多岁的刘启轩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党员,扎根清河分局医院从事一线诊疗工作已有28年。在单位,刘启轩有口皆碑。2003年非典爆发,他主动请缨前往抗击非典第一线,在隔离区内为发热患者测量体温、观察病情,一待就是一个月。
身为医院领导,不能只懂行政事务。刘启轩继承和发扬了清河分局医院一代代领导的光荣传统,行医问诊的手艺从来没有落下,而且愈发精进。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还定期巡诊,组织专家会诊,给服刑人员、民警职工及社会百姓看病,指导医护人员做手术……提起刘院长的医术,无不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