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农民工遭欠薪 法援帮你解难题

本站发表时间:[2019-12-24] 来源: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 作者:
  岁末年尾,辛苦一年的农民工朋友盼望着拿上薪酬,开开心心回家过年。然而,常常有人会遇上糟心事,一年的血汗只换回一把欠条。如果你碰到了,请及时咨询并申请法律援助,老宋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咱们往下看。
  辛苦一年却拿不回工钱
  老宋从农村老家来京干装修多年了,以前常听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事,没想到这次是自己也摊上了。
  自2018年3月起,老宋等四个工友跟着包工头赵铎(化名)从事家庭装修,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十分辛苦。说好按月结算工钱,可每到发工资的日子,赵铎不是说“工程没回款”,就说“手头上暂时没有钱”,然后承诺钱到了后马上就发。
  赵铎每个月会用微信转账、发红包的方式给他们生活费和车费,老宋几个人觉得老板还是有诚意的,自己做人也不能太过计较。眼看又到了年底,回家过年的钱都没有,更别说办年货、发压岁钱了。这下老宋他们慌了。无论如何也得要回这笔钱,不然拿啥回家过年呢?于是,老宋在网上查询了工资欠条的写法,打算让赵铎给他们打欠条。
  2018年11月24日,赵铎给他出具了一张欠条,内容是:赵铎拖欠老宋、王明(化名)2018年3月4日至11月24日工资钱款115000元,中间支取41200元,剩余部分定于2018年12月15日结款40000元,2018年12月31日结款40000元。逾期未结,工人停工,赵铎按照每人每天100元赔偿。
  当天,老宋的另两名工友也与赵铎签下欠条。手握欠条,老宋等人心里踏实多了。可是,到了约定好的结款日期,赵铎又以手头暂时没钱为由,要求延期还款,还希望老宋们不要耽误工期。12月20日,老宋等人表示再不结算工资就不干了,于是赵铎又和他们签订了第二份欠条,约定于12月30日一次性归还老宋、王明工资110000元,逾期利息每天按照总拖欠金额的1%计算。
  可是,赵铎又一次食言让老宋他们不敢再相信了,四人决定拿起法律武器讨回自己的血汗钱。
  打官司欠条成为重要证据
  老宋等人首先找到劳动监察大队,由于他们提供的是劳务,并没有与包工头形成劳动关系,所以工作人员建议他们通过诉讼程序依法维权。
  几个人不认识律师,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来到大兴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得知老宋等人的遭遇,大兴区法援中心通过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很快就为他们办好了申请手续,指派律师为他们提供一审阶段的法律援助。
  一审开庭时,老宋等人手里的欠条成为重要证据。经过审理,法院认定《工资欠条》陈述内容真实有效,赵铎虽辩称《工资欠条》系被胁迫所签,但并未举证事实,因此申请撤销《工资欠条》依据不足,不予支持。不过,法院没有支持老宋等人依据《工资欠条》索要的误工费、逾期利息等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包工头赵铎提出上诉,说老宋等人利用业主催工期给他施压,多次以罢工相要挟逼迫他签下内容不真实的欠条,还提出用其车和房作为抵押,涉嫌敲诈勒索。讨薪反被指控涉嫌犯罪,老宋等人又气又急。二审阶段,他们再次寻求法律援助,走进了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
  由于临近年关,又是农民工讨薪案件,市法援中心马上决定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承办,担任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法援律师在了解了案件经过和相关证据后,考虑到赵铎一直对一审认定的拖欠事实不予认可,同时也没钱可还,于是建议通过司法调解的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尽快让老宋他们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法援助力调解拿到第一笔工钱
  为了让老宋们安心,法援律师详细分析了通过调解结案的利弊:如果能达成调解,赵铎会按调解方案主动支付工资,可免去老宋等人四处奔波寻找对方的财产线索,从河北、山东老家来回跑北京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麻烦,能尽快拿到工资;但老宋等人可能需要作出一定让步,少拿一点工资,这是调解特点决定的。
  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老宋们的认可,因为要能达成调解意向,对老宋们来说性价比很高。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赵铎同意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分15个月向老宋、刘明共计支付75000元;分8个月向另外二人共计支付62600元;如果赵铎不及时支付工资,需支付四人工资和利息共计20万元。
  如今,老宋他们已拿到了赵铎第一笔分期付款的工资。
  “一年来,衡水、北京两地跑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老宋说着,长舒了一口气。
  温馨提醒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朋友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另外,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等,合同内容越具体越好。当然,证据,比如欠条,也是有着大用处哒。这样万一发生欠薪等经济纠纷,就可以依法依规合理解决。可以向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还可以到法院打官司。如果农民工遇到讨薪问题,通过法律援助途径寻求帮助,除了有效,更加暖心。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