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全国性荣誉
2019年,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我市严格落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国性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周密部署、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各区、市属各部委办局积极参与,社会化普法格局得到巩固,普法工作成果量质齐升,多次得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全国妇联的肯定,连续获得四项全国性荣誉。
法治文化取得新成就
根据《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第十六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及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在全市开展以“法治新时代”为主题的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历时3个月,共征集到宪法主题类作品131部。
北京市的作品征集活动,覆盖了全市16区以及各行业部门,体现了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涌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向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推进的10部作品有5部获奖。11月27日,北京市司法局获得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全国普法办主办的第三届“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
阵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市司法局组织开展北京市第一批“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评选命名活动。全市各行业系统热烈响应,市纪委市监委、市教委、市应急局等20家单位推荐31家基地参加申报。经过此次评选活动,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的评选标准、运作流程进一步得到强化优化。
在全国普法办开展的“第二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命名活动”中,北京市从全市60余个市级阵地和30余个参加市级评选的阵地中综合考察、逐一对比,最终推荐了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北京互联网法院、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首都图书馆等四个基地。11月30日,“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选为第二批17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之一。
“以案释法”打造新品牌
市司法局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推动项目专业化、供给体系扩大化、定位精准化,打造“订单式”“外卖式”普法平台,统一调配全市普法资源,让基层主动“下单”,将群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真正使群众成为普法工作的主体,也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村居法律顾问固定服务于一个社区(村)的“一对一”普法宣传模式,实现了“多对一”普法,极大提升了普法的精准性和目的性。
在全国普法办开展的“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推荐评选工作中,北京市认真总结“七五”以来普法依法治理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经验做法,经过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推荐了《北京市司法局“以案释法”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司法局建立北京普法联盟的探索与实践》两个案例。12月4日,《北京市司法局“以案释法”的探索与实践》被全国普法办评为2019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之一。
妇女普法实现新突破
京津冀三地妇联、司法厅(局)合作组织京津冀妇女法治文艺汇演巡演活动,由三地妇联共同配合、轮流举办,以深入开展妇女维权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为重点,定期开展巡演、传播法治精神,在京津冀三地产生强烈反响。市司法局、市妇联联合开展妇女权益保护主题法治文艺作品脚本征集活动,将宣传与妇女相关法律法规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开创妇女儿童普法宣传新载体。
北京市维护妇女权益普法工作得到全国妇联的高度肯定,11月13日,北京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