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愈演愈烈,激烈程度犹如“神仙打架”,在“腾讯诉奇虎360侵权案”“乔丹商标争议案”等典型知识产权案件中公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很多公司已经有意识地在知识产权注册登记前利用公证固定事实
公证全程介入 火力全开
权利人可以利用公证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预登记,以证明自己是权利的所有者。
【案例】
A公司是某知名净水器品牌的合作供应商,致力于产品升级版的研发。可科学技术更新快,也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产权的难题:申请专利所需时间较长,未等批准,产品就已经更新换代了。
A公司转而向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证明自己拥有并使用新技术,以防之后被判定侵犯他人专利。公证人员完成保全证据后出具了公证书。有了公证书这张“护身符”,一直以来,A公司从未被他人追究“侵权”,也不用与申请专利一样公开技术秘密,防止了同行的违法抄袭。
事中
当权利人发现权利被侵权时可以利用公证及时固定证据,以防证据被修改或被消除。
事后
若依然发生纠纷公证仍可介入调解,各方所达成的调解协议还可再次付诸公证,并可依法对满足条件的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即使调解不成,在诉讼中,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文书还能作为证据帮助权利人主张权益。
可是,知识产权侵权搜证渠道这么多,为什么我要选保全证据公证呢?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侵权证据搜集和固化的途径有三种:自行搜集、法院证据保全、公证保全。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公证保全有更大优势哦~
“证据之王” 公证证据
众所周知,“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都赋予公证证据以“证据之王”的地位。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否则由公证机构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应当被法院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案例】
C公司签约了大量网络作家,在自行搭建的小说平台上传了海量原创网络小说,部分小说点击数破10亿。巨大的流量使其他公司“眼红”,以至于在未经C公司授权的情况下,C公司平台的原创小说就被多家公司上传到各自的阅读平台。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公司到某公证处申请保全证据公证,为后续诉讼保留证据。C公司拿着公证书,先后与几家侵权公司协商维权,并将协商未果的公司告上法院。法院审理时,采信了公证书,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其他几家公司也陆续将争议内容作了下架处理。
实践证明,经公证机构
收集、固定和保存的证据
更能展现证据的
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让知识产权的权利人
在解决纠纷中抢占先机
公证当“保镖” 护航维权路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易逝性等特点,在举证方面比较困难。而公证证据效力高,申请简便、启动迅速,有利于法院公正、高效地审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