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延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王红副市长介绍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的法治保障相关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人民团体、协会、商会和企业等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联席会成员代表围绕用法治方式保护中小企业发展、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两个专题进行主题发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张延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内外部环境新形势、新挑战,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深刻认识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红视频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优势,为提升首都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注入强大制度动能。要发挥“统”的优势,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委“抓大”“谋远”作用。要凝聚“合”的力量,集思广益、开门问策、协同建设,形成共同推进首都营商环境建设法治保障的工作合力。要彰显“谋”的智慧,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法智”资源独特优势,群策群力,为首都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张铁军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要切实履行职责要求,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提供长效机制支撑。市委依法治市办要切实落实统筹协调责任,注重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把制度机制优势转化为实际效能。人大、政府、司法等机关要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方法,尽快制定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配套制度文件,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形成对“十四五”期间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保障,努力增强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政协及各商会协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从法治视角加强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制度机制的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形成法治化问题破解和工作推进方案,为推动首都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积极建言献策,凝聚法治智慧。
交流发言 第一单元
曹磊 北京商务服务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当前北京市商务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真实处境、困难诉求以及法律需求》
宋巍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专业执法二科副科长《从执法切身体会出发,谈相关意见建议》
赵秀池 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落实<民法典>,为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史凯 市委依法治市委执法协调小组联络员、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围绕突出问题,规范行政执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执法保障》
路海滨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公室副主任《修订<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背景和特点》
第二单元
刘思锐 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破产解决机制域外情况介绍》
邢立新 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如何提升破产企业资产回收率》
杨越 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针对当前部分案件企业经营状况及财产调查难,结合审判实际谈意见建议》
贺丹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企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完善破产机制,解决执行难题》
陈夏红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副编审,欧洲破产协会、国际破产协会会员《“办理破产”指标体系与营商环境改善》
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萧有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崔杨和市司法局副局长徐明江三位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