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教育整顿动态】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突出“三个定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提档升级

本站发表时间:[2021-10-28] 来源:北京监狱与戒毒微信公众号 作者:

  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突出政治机关、表率机关、领导机关定位,以敬民之心,行为民之政,办利民之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档升级,进一步彰显首都监狱戒毒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拳拳初心。

  突出政治机关定位

  在践行群众路线上提档升级

  市监狱(戒毒)局牢牢把握“监狱戒毒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属性,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尺,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围绕“践行执法司法为民”主题,利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集体学习日等形式,组织民警职工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在工作上找差距、在思想上挖根源、在整改上明方向,切实将党的根本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去,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甘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举办“开放日”活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整顿监督员、特邀执法监督员、新闻媒体记者、民警家属以及机关、企业、高校等社会群众代表走进监狱戒毒机关,采取参观、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主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10余条,逐项梳理,拉列台账,分门别类纳入顽瘴痼疾整治、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项目清单。

  坚持“一线工作法”。开展“下基层 跑工单 走流程 蹲点位”活动,每月从全局“接诉即办”工单中筛选1至3件疑难工单,由机关业务处室领导深入基层,与诉求人面对面沟通,在实地协调责任单位解决好群众所急所盼的同时,对工单流转环节进行检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突出表率机关定位

  在提供暖心服务上提档升级

  市监狱(戒毒)局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得利受惠。

  抓工作统筹。在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出“16+155”办实事清单基础上,紧密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再次集中推出14项办实事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确保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抓效果提升。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监所视频会见工作方案》,借助“互联网+”实现疫情期间罪犯、戒毒人员与亲属亲情沟通“面对面”、“零距离”。

  抓机制固化。固化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五进”活动的经验做法,突出戒毒场所专业优势,依托全市23个“蒲公英”戒毒康复工作站,面向社会公众常态化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活动,组织专家民警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禁毒戒毒知识讲座,宣传普及《禁毒法》《北京市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防毒、拒毒、禁毒意识和能力。

  突出领导机关定位

  在聚焦主责主业上提档升级

  市监狱(戒毒)局站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首都社会大局稳定的高度,把更好履行监狱戒毒机关职责作为最大“实事工程”“民生工程”,切实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生动实践。积极践行改造宗旨,打造以解决犯因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改造流程,建立市局“新生大讲堂”、监所“政治夜讲堂”和监区“班组微课堂”三级课堂教学体系,深化内视观想-经史合参、愤怒控制、积极行为养成、正念训练改造项目孵化推广,着力将罪犯改造成为知悔悟、能自律、有知识的守法公民。

  积极推进统一戒毒模式建设,优化创新戒治项目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戒治质量,增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保持操守的能力。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