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摇头丸、K粉……这些毒品摧残了千万人的身心健康,吞噬了无数幸福美满的家庭。“6·26”国际禁毒日之际,小编带您走进几位戒毒“康复之星”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希望以此警醒世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杜静:从吸毒女到戒毒公益之星
杜静(化名),北京人,大学毕业后,遇到了她的男友,同时,也接触到了一种新东西——“海洛因”,如今的她,连续两年被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评为戒毒“公益之星”、“康复之星”。
2014年,她还接受中央cctv9套的采访,拍摄了一部时间长达一年的记录片,是能够面镜的成瘾人员志愿者之一。
2015年3月,她与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大队签订“走读协议”。
“童年”和家人分离 在外交友招来“海洛因”
1979年,杜静出生在北京朝阳区一个地质工作者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哥哥。
因为父母同为地质工作者的原因,在家的时间很少,没有精力照顾两个孩子。所以杜静从小就被送到黑龙江的一所幼儿园里全托。只有在父母结束一段时间的工作偶尔有空的时候才能来看她。
“我从小被送到外地生活,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直到18岁,才被父母接回北京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杜静说。
杜静说,也许是因为童年时期生活环境的原因,自己的主观意识非常强烈,对周围人和事的判断比较极端,只要是自己坚持的观点,就不容许别人提出异议,同时,又对自己认定的关心自己的人百分百的依赖。
“因为小时候和家人分离,我和父母、哥哥的关系比较生疏。加上父母工作忙,一起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我更愿意自己去接触外面的 ‘朋友’。”
23岁,大学毕业后,杜静找了一份做销售的工作,工作上一次偶然机会,她遇见了自己的大学同学肖伟(化名),俩人恋爱了。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人生从此变了。男友给她带来了爱,同时,也带来了“海洛因”。
“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他(男友)吸毒,觉得他挺好的,对我也很好,那时候经常给我制造一些小惊喜,我那时候做销售也不错,我们一起工作的很女孩儿都很羡慕我。”杜静打开了她尘封的记忆。
有一次,他带我出去和他几个工作中认识的“铁哥们儿”聚会,他那些哥们儿里也有带女朋友的,那时候,都年轻,都互相攀比,市什么吃喝、穿戴、车子、女友,什么都比,可是,吃完喝完后,我发现他们开始“闻”什么东西,有个女孩子也跟他们一起“闻”。
“你女人不行啊?不给面儿呀,站着干嘛?叫她过来”他们有人对我男朋友起哄,我被叫了过去。
“当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天生要强,为了给男友‘争面子’,必须把他们比下去,没想到这一比,输掉了我所有的美好。”杜静沉默了。
婚姻失败 她“中毒”更深
后来,杜静和男友结婚了。
“成家后不久,我们就开始发生矛盾,我是个需要自由的人,不愿意被人管制,经常和一些男朋友在外喝酒、吸毒。”
“最后,我们离婚了。”
离婚后,我变得更加堕落,也让我对毒品更加的依赖。
“当时,在男女问题上我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时候,在我的生活中,必须要有几个男人在身边。在一次与男友吸毒时被抓,强制戒毒两年。”
离婚前,我俩都吸,很快我俩的积蓄全部花光了。后来就到处借钱。再后来,就是骗,只要认识的人,几乎都骗过。
离婚后,我更没心思工作了,整天在外边鬼混。我几乎不怎么回家,所以,我父母他们直到我被强戒才知道我吸毒和离婚的事。
“吸毒”导致亲情尽失 有家不能回
“你们问我,吸毒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亲情!”杜静说。
当家人、亲戚朋友知道我的事情后,感觉都把我当成是异类。
当时,家里的哥哥结婚有孩子了,还和我父母同住,我强戒出来后,根本不敢回家,因为无法面对那些质疑的眼神。
有两次,因为太想家,我回去了,可是一回家 ,我嫂子就和我哥吵架 ,领孩子回娘家,娘家就来人闹,父亲骂、母亲哭。一家人乱成一锅粥。
“知道有家不能回的滋味儿吗?”杜静突然问道。
从那以后,我再没回过家,已经七、八年了。现在,我自己在一个村子里租了一间小平房。
“有时候,太想家了,我只能偷偷的在夜里到跑到他们住的小区楼下,往家的位置看几眼……”杜静哽咽了。
“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像一只因为得病而被遗弃的流浪狗一样,人见人厌。”
戒吸“毒女”重归社会 投身公益找回自我
我觉得自己没用了,自暴自弃,复吸过几次,后来才到天堂所的。在一段时间治疗后,我重新回到社会,可是,我发现自己还是融入不进来,辅导站一位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联系了我。
“第一次见面,老师记下了我当时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还承诺帮助我一起解决。但是,当时,我对老师是不信任,不接受的。那时候,我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信,也没兴趣,完全行尸走肉。”
“第二次见面,说为了帮助我解决低保问题。”
“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的承诺如期兑现,加之老师一直以来的耐心、爱心,让我那颗冰冷的心逐渐融化了。”杜静说。
据她介绍,自从与辅导站签订协议后,她积极配合老师的督导,参加了各种社区青年会的活动,通过一次一次的接触,她感觉自己的性格逐渐改变了,与人相处越来越融洽,对待朋友和家人越来越友善,整个人都在变化。
“在我32岁生日聚会上,老师和朋友们为我点上了蜡烛,我冰封的心融化了。我觉得自己没有被嫌弃、被抛弃。”
“那天,我再次飘飘欲仙,不是毒品,而是被真情融化了。”
之后,杜静更加积极的参加公益活动。2013年开始参加了天康所组织的志愿者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毒品的知识,还主动地为在所的康复人员做宣讲,她投入和认真,得到了在所老师和康复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公益活动中,我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2012年以来,我先后几十次走进来广营敬老院、北苑小学(打工子弟学校)、顺义孤儿院、社区青年汇植树、来广营青年营捡垃圾学雷锋、朝阳区三里屯社区青年汇活动等公益活动。”杜静面带自豪的说。
“参加这些公益活动,让我觉得我还是有用的,我想用自身的经历和行动帮助更多的同伴走出毒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