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康戒毒所打造“1234”科学戒毒康复新格局
据了解,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自2007年2月建立以来,探索“人本、阳光、和谐”一个工作理念,坚持以所内、所外两大工作体系为支撑,以戒毒康复、家庭康复、社会康复三个平台为载体,从行为规范、体能训练、心理矫治、劳动康复“四位一体”开展工作,逐渐形成了“1234”科学戒毒康复工作格局,努力消减吸毒群体,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把康复所当成告别毒品的精神家园。
以“人本、阳光、和谐”理念为指引 推进整体工作
在戒毒工作实践中,天康戒毒所认识到,体现以人为本,首先要充分认识康复人员“病人”、“受害者”、“违法者”的三个属性,充分尊重他们治疗主体地位,使各项工作方式方法严密遵循戒毒康复工作的规律、契合康复人员的戒毒需求,调动他们戒毒的积极性,才能使戒毒康复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因此,从康复人员入住到逐步融入社会,天康戒毒所始终把尊重、信任、关心、服务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用真心、爱心、耐心、信心、诚心对待每一名康复人员。
并且,积极倡导阳光生活,快乐戒毒,引导康复人员用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和处理人生的挑战和挫折。
同时,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各方有利因素,积极营造有利于康复人员戒毒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实现对康复人员的综合治理,达到康复人员内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
所内、外两大工作体系作支撑 满足新形势要求
天康戒毒所从戒毒工作的实践和规律中总结出,完整的戒毒治疗包括脱毒治疗、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三个阶段。
其中,脱毒治疗只是戒毒治疗的第一步,后期的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更为重要。
为此,天康戒毒所一方面以协议形式对自愿戒毒人员开展所内戒毒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康复训练,强化戒毒信心、掌握防复吸方法后,康复人员逐步回到家庭和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开展“体验式”接收,组织预解除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到康复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戒毒康复生活体验”,亲身感受康复所的日常管理和戒毒治疗,培养和增强对戒毒康复所的认同感。
另外,以康复所外派机构——戒毒康复辅导站为依托,通过派驻专业民警到与康复所有合作共建关系的区、街(镇),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自愿戒毒人员实施综合治理。
从戒毒技巧掌握、家庭关系修复、就业帮扶安置、操守保持督导、复吸风险预警、组织集中训练等多方面,帮助戒毒人员有效规避风险,持久保持操守。
以戒毒、家庭、社会康复三平台为载体 提供全方位治疗
天康戒毒所在戒毒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康复所不但是戒毒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而且,康复所的天然职能和存在的基本价值更体现在,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调动一切力量参与戒毒康复工作,合力施治,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其中,在戒毒康复平台建设上,以营造安全无毒环境为基础,从行为规范、体能训练、心理矫治、劳动康复“四位一体”开展工作。
将行为养成与文化熏陶相结合,推行“公约式自主管理”,逐渐由他律型管理向自律型管理过渡;将运动指导与自主运动相结合,针对康复人员吸食毒品种类和身体素质不同等问题,实行分阶段、分层次体能测试和效果检测,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帮助康复人员逐步实现生理康复。
将个体治疗与团体咨询技术相结合,推出“预约式、会诊式个体咨询”和“心瘾团体治疗五步法”,帮助康复人员实现心理康复;将技能培训与劳动康复相结合,帮助康复人员与陪住家属共同成长。
同时,在家庭康复平台建设上,通过家属课堂、家访、戒毒宣传等形式,深入康复人员家庭,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创造强有力的家庭康复条件。
另外,在社会康复平台建设上,推行三段治疗,运用四种手段,建立四个系统,逐步完善社会戒毒康复服务体系。
其中,将康复人员的个体跟踪治疗划分为高危风险、轻微波动、平稳生活三个阶段,采取“家访见面、心理干预、家属监护、就业帮扶”四种康复手段,构建社会支持、科学戒毒、家庭修复、社会帮扶四个系统,提供全方位治疗。
以“康复文化”等四项建设为内容 促进工作效果提升
天康戒毒所表示,戒毒是一项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系统工程,要真正的实现帮助戒毒人员认知毒品,回归正常生活,必须将实现科学戒毒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天康戒毒所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思路、安全手段、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安全防范建设。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养工作人员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实施“周检查、周通报、周督办”,促进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并且,落实三级安全排查制度,对安全隐患实施挂账督办和整改销帐,实行互动式动态分析,多方面、多维度地掌握康复人员思想动态,加强安全硬件建设,突出物防、技防保障功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康复人员自我约束能力,确保无毒环境。
同时,营造自觉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自我管理与适当约束相结合、自食其力与适当救助相结合的契约式、开放式戒毒康复管理环境,坚定康复人员戒毒信念。
建立工作人员培训、考核机制,聘请专家、培养成瘾人员骨干和家属骨干成为志愿者,开展戒毒功能试验和同伴教育,打造专业戒毒康复团队。
还将运动指导与自主运动相结合,将个体治疗预约与主动干预相结合,将“五步法”团体治疗与专题团体相结合,帮助康复人员实现身心康复,不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此外,建立公约式自主管理机制,动态梯度综合督导机制,优势互补合作共建机制,防复吸预警联动机制,联合就业安置机制等,不断加强戒毒机制建设。
再者,以提升戒毒康复质量为主旨,以提高人文修养为底蕴,以促进和谐稳定为核心,通过加强所区文化、社会宣传文化,提升长效发展的软实力,用浓郁的戒毒康复文化气息感染、教化康复人员,并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禁毒戒毒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强科学戒毒的文化建设。
据统计,自康复所建立以来,累计收治的1500余名康复人员中,近200人实现了3年以上戒断,500余人保持了1年以上的戒毒操守,在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服务首都平安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