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上门调解,我孙子的生活有保障了,一家的难题终于解决了。”近日,通州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法官齐茜和法官助理付岩在一位七旬老人家里成功调解了一起抚养纠纷案件后,当事人李大爷表示感谢。
晚年丧子 孙子谁来抚养起纠纷
2016年,李大爷夫妇的儿子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留下了幼孙小李。三年后,李大爷的儿媳妇王某另行组成家庭,并育有一子。因家庭关系复杂,小李一直被王某寄养在外祖父母家,母子二人很少见面相处。今年年初,王某母亲因生病卧床,无力再继续照顾小李,只能将小李送到李大爷家。
李大爷夫妇常年务农,没有稳定收入。在历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切肤之痛后,孙子的生活学习开支又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无奈之下,李大爷夫妇在通州法院提起了申请变更监护人纠纷,希望把抚养权从王某手中变更为自己,进而解决老两口平时照顾孙子小李的花费问题。
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法官齐茜、法官助理付岩在梳理完案件基本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李大爷取得联系,认真了解案件情况。
“法官,我和老伴都年纪大了,孩子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大半年,但他的妈妈到现在一分钱都没给过,所以我们就想着起诉她把监护权要过来,再作为监护人要养孩子的钱。”在明白了李大爷的意图是想通过诉讼的方式向王某主张小李的日常生活费后,齐茜法官和法官助理付岩耐心地向李大爷释法说理,从民法典关于抚养权的规定、抚养费的规定到李大爷此次诉讼的目的和小李以后的生活成长,李大爷说:“我现在明白了,她毕竟是孩子亲妈,对孩子抚养更为有利,这案子我撤诉。”
虽然李大爷夫妇撤诉了,但小李的生活问题始终盘绕在承办法官齐茜心头。
承办团队主动向前一步,与小李取得联系,询问近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系。小李告诉法官,不愿意同母亲和继父一同生活,坚持要与祖父母一同生活。
了解到小李的真实意愿后,齐茜法官及法官助理付岩力求以和解的形式化解矛盾。二人开始对李大爷与王某进行背对背的电话调解……在不懈的努力下,原本关系冰冷的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和解意见:由李大爷夫妇照顾小李日常生活,王某每月向李大爷夫妇支付生活费。
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隔膜并没有彻底消除,老李夫妇坚持要通过法院出具法律文书来确定双方的协议效力。
联动会商 用真情化解矛盾
考虑到李大爷夫妇年龄较大,住所距离法院路程较远,且与王某积怨较深等因素,为妥善处理该案件,通州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与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联动会商。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上门立案,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为李大爷夫妇解决立案难题。
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主动作为,前往李大爷家开展调解工作。齐茜法官耐心再次询问双方的意见,并从如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对双方进行劝解,努力消除二人的对立情绪。最终,李大爷夫妇与王某就小李的抚养费问题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
“咱以后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定期看看孩子,孩子没了父亲,更要给他足够多的关爱。”调解完后,承办法官不忘提示王某要积极履行监护人职责,王某和李大爷夫妇也表示将尽最大能力去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用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齐茜法官还详细了解了小李的生活、学习、身体情况,鼓励他正视家庭现状、认真生活学习,并送上了事先准备的学习用品。
案件终于得以妥善解决,小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承办法官齐茜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