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一场“无声”的接待 金融法院法官帮助聋哑人解难题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0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林昱彤 耿李茜

  面对聋哑人的求助,北京金融法院法官热情接待,虽然不属于自己法院管辖,她仍尽一切可能提供帮助。

  金秋十月的一天,北京金融法院立案接待窗口接到了一起特殊的立案咨询。来咨询的当事人是一位聋哑人士,当她着急慌乱地用手机努力打字而只字不言的时候,接待窗口的干警瞬间明白过来这是一位有语言和听力障碍的当事人,立刻起身将她引导至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窗口,由立案庭副庭长厉莉法官亲自接待。

  为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这位“特殊当事人”拿着两部手机,一部用来打字给法官看,另一部则负责将法官所说的话转换成文字供自己看,所有的沟通均需要依靠两部手机展开。为了能够让手机更清楚准确地将所说的话转化成文字显示出来,厉莉尽可能地放慢语速,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她的问题进行解释。由于法律纠纷远没有日常对话容易表述清楚,有些细节也很难一次性展示出来,沟通进展非常缓慢,但厉莉依然耐心地等待当事人打字,细致地进行解答。

  看到当事人拿出手机打出以下内容:“我是一名淘宝店主,受到职业打假人的举报,财产被广西南宁的法院扣押,已经履行还款义务,但账户仍然无法解冻,现在走投无路,请求金融法院的帮助。”厉莉第一时间仔细查看当事人带来的材料。当她看到当事人提交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以及法院依执行裁定对当事人的微信零钱账户进行司法扣划的划款截图凭证时,便知道本案明显不属于北京金融法院管辖。但看到当事人在手机上打完字又删除,再重新编辑,如此往复的焦急模样,厉莉仍然第一时间耐心安抚当事人的情绪。

  厉莉在告知当事人本案不属于北京金融法院管辖之后,为其耐心梳理维权途径,向当事人说明应当与青秀区法院执行局进行沟通。为了能够进一步缓解当事人的焦虑、切实解决问题,厉莉通过尝试多种途径后联系到了青秀区法院执行局承办该案的法官,并妥善地解决了当事人的难题。情绪逐渐平复的当事人,临走时还向厉莉和立案接待窗口全体干警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窗口”是北京金融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该窗口专门接待特殊群体现场立案,集法律咨询、立案、导诉等多功能于一体,由专人每天轮流值守,至今累计接待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300余人次,为当事人提供耐心、细致、周到的诉讼服务,收获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窗口”为民服务成效,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